【本報台北訊】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上月十二日傳首名染疫醫師,至今已累積二十名確診者,擴散至「平鎮某醫院」,部桃全院採檢「清零計畫」目前無陽性者,雖抗體檢測一人有疑慮,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仍認為,疫情樂觀。群聚事件落幕後,專家諮詢小組擬檢視過去SOP有無待強化之處。
部桃「清零計畫」中,本院應採二千一百三十六人、已採二千一百三十五人,一人已出國,短期不會返台,未採檢,目前二千一百三十二人陰性,三人檢驗中;分院應採三百三十四人,全數採檢完畢皆為陰性。環境採檢部分,醫療大樓五百八十五處及綜合大樓一百八十二處未發現陽性反應。
血清抗體第一階段應採七百零六人,已採六百八十二人,六百八十一人陰性,一人仍須判定。陳時中解釋,其疑慮之處在於採檢結果訊號不清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說明,抗體檢驗有很多種方式,但此人血清檢驗試劑有些訊號需釐清。
重返職場後10天確診
昨早傳部桃醫護臨時接通知全院抽血驗抗體,各界憂是否與疫情生變有關。陳時中澄清,需抽血人員數量龐大須分兩階段完成,第二階段採檢一千七百五十九人,含第一階段未採檢二十四人,預計八日完成,預估春節尾聲可公布結果。
另外國內增一例美國境外移入新冠確定病例(案九二五),為本國籍四十多歲男性,從一月二十五日檢疫期滿後,開始上班到自費採檢確診,相隔十天,期間接觸親友、同事多達二十九人需進行居家隔離,不僅再掀社區風險,更令人憂心是否有本土染疫可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強調,案九二五Ct值為三十三,病毒量低,確診後又進行兩次病毒核酸採檢均陰性,且IgG、IgM抗體雙陽,判斷在美國感染機率大;由於其處感染後期,應不具感染力,據疫調顯示,除用餐期間,個案外出幾乎全程戴口罩,對社區影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