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達75% 新冠未歇 立百病毒威脅逼近

 |2021.02.02
90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從中國大陸延燒至全球,至今無放緩跡象;專家示警,立百病毒(Nipah virus)疫情也有造成大流行的風險,且這種病毒致死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

總部設在荷蘭、由英國和荷蘭等國家出資的非營利組織「藥品可及性基金會」(Access to Medicine Foundation),近期發布獨立報告;內容指出,全球各大製藥公司雖加大力道因應新冠病毒疫情,但對下一場疾病大流行卻幾無準備,基金會執行長耶爾(Jayasree K Iyer)表示:「立百病毒是另一個引人高度關切的新興傳染病,可能隨時會爆發。下一場疾病大流行可能是具有抗藥性的傳染病。」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立百病毒可能引起嚴重呼吸道症狀、腦炎和腦腫脹,死亡率介於百分之四十至七十五之間,端視疫情爆發地點而定;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為果蝠,過去在孟加拉和印度曾引起疫情,可能與飲用被蝙蝠尿汙染的椰棗汁有關。

根據藥品可及性基金會的雙年報,在世界衛生組織(WHO)點名的十六種最大公衛風險中,藥廠對立百病毒等十種傳染病毫無因應計畫;這十種傳染病,包括常見於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裂谷熱(rift valley fever),以及冠狀病毒引發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MERS和SARS死亡率比新冠病毒高得多,但傳染力較低。

至於近年來在美洲、非洲、印度快速擴散的蚊媒疾病屈公熱(Chikungunya),目前已有四種因應產品正在研發中,包括疫苗、藥物、診斷工具和拜耳集團(Bayer)研發的新型殺蟲空間噴霧劑;這種噴霧劑對登革熱(dengue)和茲卡病毒(Zika)也有用。

報告也提到,儘管多年來已有人示警新冠病毒可能引發全球衛生緊急事件,製藥界和社會整體對疫情大流行仍缺乏準備;在疫情爆發前,藥廠產線完全沒有相關計畫。另一方面,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也構成嚴重風險,報告指出,具抗藥性的超級病菌,因低收入國家缺乏抗生素等情況而出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