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角落】 走路,不只是走路!

文/蔡田 |2021.02.01
786觀看次
字級

文/蔡田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健走,也常常健走,但他們都不知道,我是一個「一心三用」的健走者。

在我的觀念中,走路不僅是走路而已,過程中,還可以同時做很多事!健走時,除了走路之外,我還會甩手、拍手、敲臂、念佛等,總之,對我來說,走路時一心多用是常態。

最早,我是邊走邊念佛號,目的是想要收攝心思,讓意念專心一致,不要「心猿意馬」、心思胡亂到處飄蕩。才施行沒多久,我就發現這是一個很棒、很有效的好方法,專心走路,專心念佛,別無雜念;現在還進化到「無聲」念佛,用「意念」念佛,心純意摯,效果更棒!

我曾經跟隨大甲媽祖遶境,有兩位大哥的心得對我影響很深遠。

首先是一位國小畢業的建築公司老闆,他說遶境不只是遶境,而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反思與前瞻。他每年都會抽空參加遶境,走著走著,眼前就像是出現一個大螢幕似的,螢幕上「搬演著」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對他來說,遶境是一趟反思、懺悔的過程。這是我第一年參加遶境的收穫,有點震撼,但非常實用。

其次,有一年遶境回程在西螺的福興宮過夜,一位大哥分享「遶境不只是遶境」、「遶境不是傻傻、呆呆地走」,而是要邊走邊跟和媽祖對話。果然,當我學會邊走邊跟自己對話,邊走邊把自己心裡的想法告訴媽祖,這樣的遶境更「穩」、更「安」、更「靜」,就算自己一個人走在烈日當空下或是滂沱大雨中,也是怡然自得的。原因無他,我有一分堅定不移的信念。

曾拜讀過企業哲學家統一集團總裁林蒼生的第一本書《隨便想想:迷失了的身心靈如何回家?》記得林總裁在書中提到,每個人都要有一個自己專屬的「心靈角落」,讓自己偶爾可以「躲藏其中」,不受外在的干擾。原本以為心靈角落是一個「空間」,後來我才發現,心靈角落也可以是一段「時間」,或是一種模式。例如邊走邊念佛,邊走邊反思自己,邊走邊對話,這就是屬於我自己的「心靈角落」。

下次,當您看到我一個人獨自「埋頭獨走」時,請別誤會,不是我孤僻不好相處,也不是我高傲自大不合群,而是我暫時進入自己的「心靈角落」,進行著「自我療癒」和「自我修鍊」的模式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