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貨櫃短缺,飼料原料黃豆、玉米進口受衝擊,國內油脂大廠、飼料廠暫停出貨或調高飼料價格,有業者每月多增六十萬元飼料費,「等於一台國產車」,外界憂心未來豬價可能連帶上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表示,已大量調度黃豆粉給農民當飼料。
中央畜產會統計,進口玉米目前每公斤九點三元,去年同期六點九元,漲將近三成五,黃豆粉則從每公斤十二點四元增至十八元,漲幅超過四成五,且價格仍持續高漲,墊高家畜家禽飼養生產成本。以每月消耗近六十噸飼料的個人養豬戶為例,每月飼料成本增加近二十萬元,還有業者每月多增六十萬元飼料費,幾乎等於一台國產車;再加上精料、維礦、添加物等飼養所需要產品,畜牧業者壓力大,推估未來末端肉品價格也會持續攀升。
陳吉仲表示,市場平常每天需求量約兩萬頭豬,但過年將至,業者要做香腸等年菜,每天約需要兩萬四千多頭豬,近日已盤點確認供應無虞,春節期間每天供應批發市場的拍賣毛豬數量,絕對會超過兩萬四、五千多頭。針對毛豬交易均價近日每公斤都超過七十七元,陳吉仲說,因為季節性因素會有市場價格,但根據過去五至十年資料,豬肉價格波動都在合理範圍。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近期將與穀物協會討論,看有何方式可以協調船期,且全世界都缺貨櫃,由於國內三大貨櫃輪船都有官股持股,將協調少部分貨櫃調給農業使用;目前評估,貨櫃短缺現象四月前會紓緩,加上運送船期約一個月,希望今年三月前可順利協調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