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公布,去年12月單月與全年出口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圖為高雄港貨櫃畫面。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財政部昨天公布2020年12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12月出口330億美元,年增12%,達成連6紅表現;進口272.4億美元,年增0.9%,進出口金額都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去年全年累計出口3452.8億美元,年增4.9%,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表示,去年出口表現可謂「柳暗花明」,除了第2季受到疫情及春節工作日減少影響,出口呈現衰退,第4季出口972.1億美元,年增11.7%,不僅超乎主計總處的預測,更創下史上同期最大值。
去年整年出口達到3452.8億美元,年增4.9%,創下歷史新高;進口2864.9億美元,年增0.3%,整年出超587.9億美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與主要國家相比,去年前11月除中國七陸、香港出口各年增2.5%、1.9%外,新加坡、日本、美國都呈現年減,而去年整年南韓出口也年減逾5%。
蔡美娜分析,共有5大原因造就出口強勁:首先,雖然國際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但也帶動新興科技及遠距商機;其次,蘋果等國際智慧型手機品牌大廠,推出新型消費性電子產品,帶動我國產業鏈;第3,下半年各國生產活動陸續回溫,也激勵國際原油價格;第4,在上述原因帶動下,傳產需求成長;第5則是年底拉貨效應,使11大主要出口貨品有8項開紅盤。
蔡美娜表示,在以上5大原因的帶動下,電子零組件、資通及視聽產品兩大貨類出口大幅成長,全年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日本等3大主要市場,出口皆呈現正成長,且出口規模均創新高,對中港、美出口合計占總出口比重已達58.5%;對歐洲、東協雖在第4季轉正,但因前3季表現不佳,全年仍各減5.4%、1.3%。
礦產、紡織衰退 史上最慘
值得留意的是,在亮眼表現背後,蔡美娜指出,出口也存在不對稱發展。去年產業出口過半是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合計占去年出口53.5%,創下歷史新高;礦產品、紡織品等傳產相對疲軟,出口各年減47.6%、17.9%,均為史上最慘烈的一年。
展望今年表現,蔡美娜表示,國內大廠出口表現穩健,加上去年春節落在1月,基期較低的影響,預測今年1月出口年增率為正,年增19%到23%之間。
至於今年第1季表現,蔡美娜指出,新冠變種病毒已對全球疫情投下變數,各國防疫封鎖措施、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下,恐怕牽制國際經濟復甦力道;不過同時又有新興科技、遠距商機、原物料回升等因素助攻,預期大陸也將於農曆春節前夕積極拉貨,今年第1季出口表現可持審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