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入佛光叢林 心靈廚房練心 人間社記者陳麗璇、陳妍伊大樹報導 |2021.01.06 語音朗讀 14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青年參觀佛光山開心農場,並體驗收割青菜。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青年虔誠地在佛前許下心願。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典座時,大家分工備料。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陳麗璇、陳妍伊大樹報導】二○二一年元旦,佛光山叢林學院迎來四十位精進青年,參與為期兩天的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分別有來自佛光童軍總團、南屏別院、蘭陽別院、普門寺及全台各地。其中大學、碩博士學歷占了八成,包含醫師、教師、公務員、學生等。「心靈廚房」是此次生活營主題,水裡來、火裡去,備辦大眾飲食,還能保持清凈、柔軟、如法的德性,調和酥酡妙味,實為「心地」修行真功夫。學員親自下廚,由男眾學部教師慧毅法師帶領體驗典座;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教授「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教授「心想『識』成」,同時也安排茶飯禪、抄經、獻燈祈福等課程,讓青年走進佛光叢林,從旁「觀」到「識」見自性佛心。觀照心念 轉識成智慧知法師解釋《心經》時強調,經文以「觀」破題,領眾走入心的宇宙觀,更加認識自己;透過輕鬆有趣的解說,希望大家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為和思惟,發現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其中,「一句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最高形式的展現」,讓青年印象深刻。「你用眼睛還是用心在看這世界呢?」妙南法師從唯識法義帶領青年反觀自心,心想「識」成的祕訣在於轉識成智;外境是由五根觸對五塵而來,在蒐集資料後,由第六意識自編、自導、自演,產生第七識「末那識」的我執,並將此生習氣的種子收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因此,在心中種蓮花看到是美麗世界都,只要能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就不會被外境遷著走。學員們在參觀開心農場時親自體驗採摘青菜、除草及耘土,與大自然印心。隨後參觀雲居樓大寮,了解每日供應數百人吃飯的廚房如何運作。大家從食材種植、採收到烹煮,觀想每一餐飯菜背後的因緣,更加珍惜每頓飯菜來之不易。第二天午齋,慧毅法師帶領學員們為自己及工作人員動手煮午餐,集體創作的結果享用起來特別珍貴。大家閱讀食譜內容後著手備料,一陣兵荒馬亂之後,大寮漸漸飄出菜飯香。慧毅法師也隨時提醒要留心觀察彼此的分工、言語的交流,「典座,不只完成美味佳餚,更是掌握與自己對話的最佳時機。」發願精進 廣結善緣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也與青年接心,他表示,叢林典座是佛門必修功課,歷代很多祖師大德出自大寮,並以天女散花和香積佛飯勉眾,學習給人結緣,要能以慈悲歡喜供養大眾。最後以南宋詩人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祝福大家二○二一年透過學佛找到生命的活水。在氣溫變低的時節,學員們吃到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送來的熱騰騰包子,以及蕭碧霞師姑精心準備的米粉羹,紛紛表示內心充滿感動。大家除了感謝大師的關心,更多的是發願,期許日後將這份溫暖傳播給更多人。 前一篇文章 荊山華嚴特展 佛畫撫慰人心 下一篇文章 普賢寺義工 發願勤耕心田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淨業林念佛 新加坡信眾回佛光山精進2025.07.2805南區佛光金剛知賓 打造一流佛光品牌2025.07.2806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7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8菲律賓跨宗教聯合祝禱 佛光山與會2025.07.2809斑駁的兒時記憶 2025.07.2810【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迎接世界鐵人三項決賽 南天寺入列宣傳地標 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紀念展 緬懷星雲大師心保和尚講八大人覺經 闡釋解脫道奧斯汀香雲寺 推廣京劇國粹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