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去年十二月堪稱美國新冠病毒爆發以來最致命的一個月,單月死亡人數將近七萬八千人;公衛官員甚至警告,雖然疫苗已釋出,但元月的死亡人數恐怕還會持續上升;華盛頓大學「衛生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預測,二月初全美死亡人數將破五十萬大關;儘管如此,民眾仍忽視疫情嚴重性,上周末元旦假期逾三百萬人在機場通行。
截至三日的上周,超過一萬八千四百人染疫死亡,使美國死亡人口總數來到三十五萬三千一百三十一人;據路透分析,全國每九百三十人就有一人染疫死亡。
IHME預測指出,全美死亡人口總數在二月四日恐達到約五十萬二千六百零一人,十日當周的單日死亡人數將達到顛峰,來到約五千四百八十九人;不過IHME強調,要符合這個預測的前提是「疫苗配送規模擴大耗時超過九十天」,以及「確診人數上升但政府未強制實施防疫措施」,才可能發生最糟狀況。
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華盛頓郵報》訪問八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二○二一年結束前,美國別想回復往日生活。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成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要達成群體免疫,一般需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對新冠病毒具免疫力,無論是病後痊癒或施打疫苗。美國約需二點三億人接種過疫苗才有望達成群體免疫,但截至三日,僅四百萬人接種過兩劑疫苗的首劑。
全球疫苗普及情況不如預期,好幾個國家甚至將把兩劑型疫苗接種的間隔拉長甚至不同廠牌混搭施打。BioNTech和輝瑞大藥廠四日警示,這樣無法確保疫苗仍具保護力。
德國四日考慮是否延後施打第二劑疫苗的時間,以讓更多人能先接種到疫苗,但英國在上周便已採行,丹麥則跟進英國,讓兩劑疫苗施打的間隔延長到六周。
但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四日表示,能否改變新冠疫苗施打劑量或時程,尚難論斷,因為目前既有數據無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