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奧運很受重視,從申辦、決選、投票、籌備到開幕、比賽、閉幕,隨便一個風吹草動都是大新聞,國際奧委會IOC是世界最有權力的機構之一,IOC委員人人敬重、奧運商機無限。
但是,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在雅典問世前,現代奧運可是面臨千辛萬苦、一波三折才開賽。
十九世紀末葉,歐洲由於工業革命帶來繁榮,但是大小糾紛、戰爭也沒有間斷過,法國的古柏丁男爵希望仿古希臘,利用夏季的體育競技,給不安的歐洲及世界帶來祥和與寧靜,積極奔走在歐美之間,終於在1896年4月6至15日,在雅典舉行首屆奧運。
凡是起頭難,這個在雅典城舉行的奧運大會場,就是2004年雅典奧運,中華射箭選手陳詩園、袁叔琪得到銀牌、銅牌的「大理石運動場」。
只是當時的大會場很簡陋,是煤碳渣舖成的,細長的橢圓型,彎道角度很大,以致不能舉行兩百公尺賽跑。
參加的國家雖有13個、三百多位選手,但是其中地主希臘就佔了230人,第一位獲得金牌的選手康諾利是美國哈佛大學生,他以13.7公尺,獲得三級跳遠金牌。
但是當時哈佛根本瞧不起奧運,不希望他輟學搭一個月的船去參賽,當康諾利返美時還接到退學通知。
不過希臘非常熱誠承辦這次奧運,國王親自主持開幕典禮,還發行紀念郵票,郵票內容緬懷古代奧運,光著身子的運動員擲鐵餅、角力、賽馬車的圖案,相當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