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寶寶誕生! 79.6公斤超健康 最快農曆年亮相 |2020.12.28 語音朗讀 19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長頸鹿媽媽「小麥」的母性很強,將新生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長頸鹿寶寶一落地,媽媽「小麥」便立即上前去協助將胎衣咬開。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新生的長頸鹿妹妹遺傳到媽媽「小麥」高挑的身型,一出生體重就重達79.6公斤,比哥哥「麥照」出生時的72公斤還重。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長頸鹿「小麥」,在昨天早上8點46分順利產下了一隻雌性長頸鹿寶寶,長頸鹿妹妹是「小麥」的第二胎寶寶,長頸鹿妹妹遺傳到媽媽「小麥」高挑的身型,一出生體重就重達79.6公斤,比哥哥「麥照」出生時的72公斤還重,動物園預計最快明年農曆年前後,長頸鹿「小麥」和新生寶寶就可以和大家見面。這次是「小麥」第2次生產,照養團隊根據過去長頸鹿生產的經驗判斷,推估預產期將近,且大多是在清晨時開始出現產兆,於是提前將準媽媽隔離到室內待產。長頸鹿的保育員在昨天清晨觀察到「小麥」開始出現產兆,7點11分時能看到胎兒的前蹄,到了8點30分左右胎兒頭部和前腿已經順利脫離產道。根據過去的經驗,長頸鹿媽媽在生產時,只要見到胎兒的頭部和前腿時,就有6-7成的把握可以順產,加上「小麥」這次是第2次生產,過程比照養團隊預期的更快速,胎兒在8點46分就完全產出。寶寶一落地,「小麥」便立即上前去協助將胎衣咬開,並不斷地舔舐新生寶寶的頭部,為她清理鼻端的黏液,保持呼吸道暢通。在2018年時,「小麥」的第一胎寶寶「麥照」疑似左前趾關節變形的因素,出生後遲遲無法站立,後來經過治療和人工哺育,才恢復健康並平安長大。上次的經驗讓照養團隊不敢掉以輕心,因此從寶寶出生後,獸醫師和保育員便一直守在外圍觀察,直到寶寶在9點55分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站立,大家這時才鬆了一口氣。保育員事後回想道:「新生的長頸鹿寶寶第一次喝奶時,發出『啾~啾~啾~』的吮乳聲,是我們這輩子聽過最動聽、也最令人心安的聲音了!」新生的長頸鹿妹妹遺傳到媽媽「小麥」高挑的身型,一出生體重就重達79.6公斤,比哥哥「麥照」出生時的72公斤還重。媽媽「小麥」的母性很強,將新生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不過考量目前北臺灣氣溫偏低,會暫時讓媽媽和寶寶留在室內保暖,預計最快明年農曆年前後,長頸鹿「小麥」和新生寶寶就可以和大家見面。 前一篇文章 淡水河18萬公升垃圾 紅樹林受害 下一篇文章 友善農耕奏效 全台黑鳶數量達新高840隻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