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18萬公升垃圾 紅樹林受害 |2020.12.22 語音朗讀 220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淡水河垃圾順流而下,加上潮汐作用,卡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中,慘成「垃圾林」。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本報新北訊】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有許多水筆仔,與螃蟹、魚、蝦和水鳥構成豐富沼澤生態系。但據荒野保護協會調查,至少18萬公升的廢棄物在淡水河中,關渡大橋一帶為主要垃圾熱點,鄰近的紅樹林也慘成「垃圾林」,雖民間團體自發性清理,但有擅入保留區違法疑慮。對此林務局羅東林管處主任何家名表示,每年委外清運經費100萬元,平均一年清出50噸垃圾量,可依文資法前提,研議開放民間團體進入清理。荒野保護協會日前公布首次淡水河流域河川廢棄物調查成果,針對主要242公里河岸統計,發現至少累積18萬1825公升的廢棄物,且主要堆積關渡、蘆洲、汐止河段,如以14公升垃圾袋計算,大約可裝滿1萬2988袋。淡水河垃圾順流而下,加上潮汐作用,卡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中,慘成「垃圾林」。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據荒野保護協會公布的「淡水河流域垃圾分布熱點」,淡水河82%河岸少有垃圾堆積,但卻在9%、約22公里河段,累積整個流域約90%垃圾量,主要為破碎的塑膠袋、塑膠瓶罐與免洗餐具,並受潮汐影響,堆積於紅樹林根部或樹枝上。新北市議員鄭宇恩日前也與林管處、荒野保護協會及當地環保義工等相關單位進行會勘,鄭宇恩表示,對於淡水河及紅樹林保留區清潔,不可能只靠公部門,應結合民間力量一起合作,並提供後續清運等協助。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長游晨微表示,河川廢棄物數量十分龐大,極易遭受暴雨沖刷而進入海洋,絕對是海洋廢棄物的來源之一,期待政策面能加強垃圾減量,政府也可與民間NGO團體合作,共同清理河岸。淡水河垃圾順流而下,加上潮汐作用,卡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中,慘成「垃圾林」。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另也有義工說,看到保留區有許多垃圾,甚至是死魚,十分震驚,平常會與同好邊划船邊清理紅樹林,不過由於是保留區,曾接過公文告知不得進入,只好低調清理,以免被罰。高管處巡管隊長李俊儒表示,高管處主要負責淡水河域及沿岸清理,今年至11月底,已清出770噸垃圾量。林務局羅東林管處主任何家名則說,每年委外清運紅樹林垃圾經費100萬元,平均一年清出50噸垃圾,為了避免保留區生態被破壞,依文資法規定,需學術研究及教育性質才可開放進入,若民眾自發性清潔也樂觀其成,在依法前提下提出申請,可研議合作。淡水河垃圾順流而下,加上潮汐作用,卡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中,慘成「垃圾林」。圖/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前一篇文章 超大綠鬣蜥晒太陽 網友嚇:哥吉拉出現 下一篇文章 長頸鹿寶寶誕生! 79.6公斤超健康 最快農曆年亮相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