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腸病毒傳染高峰期 家長勿掉以輕心 |2020.12.11 語音朗讀 24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腸病毒傳染力強,彰化秀傳醫院小兒科主任吳宗樺表示,台灣四季如春不能排除秋冬會出現腸病毒的案例。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腸病毒!家裡有小孩的爸媽最擔心聽到這樣的名詞,腸病毒傳染力強,嚴重可能致命。彰化秀傳醫院小兒科主任吳宗樺表示,腸病毒好發於較熱的天氣,通常每年4~10月為高峰期,由於台灣四季如春,因此不能排除秋冬會出現腸病毒的案例,家長莫掉以輕心。圖/unsplash吳宗樺說,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的疾病,是一群病毒的泛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新型腸病毒等多項種類,每一種類還可細分多種型別,像小兒麻痹病毒因為疫苗的關係,在台灣已幾乎根除。至於幼兒容易感染的腸病毒,常見的是克沙奇病毒A型及腸病毒71型,其中又以腸病毒71型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以症狀來看,腸病毒71型除了是典型的「手足口病」,患者會出現發燒,以及口腔、手或腳出現水疱,嚴重則會影響心臟功能。圖/unsplash吳宗樺提到,腸病毒71型輕症會有發燒、出疹,身體虛弱、脫水,不想吃東西等情況發生,若持續發病會影響腦神經系統,導致嗜睡、抽筋,嘔吐,以及手腳無力等,若病毒對人體產生激素風暴而攻擊到心臟,就可能造成心臟衰竭,以年齡層來看,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幼童最容易感染,到國中以上免疫力才會比較強。圖/unsplash「腸病毒傳染途徑很多,而且傳染力強」,吳宗樺解釋,腸病毒字面上雖然是「腸」,但破壞的地方經常在喉嚨,之所以稱為腸病毒,是因為病毒從嘴巴進入後,會在腸胃道生長,但最終會在喉嚨出疹,較少造成拉肚子。腸病毒的傳染途徑有飛沫傳染、糞口傳染、接觸傳染,幼童咬手指頭、接觸不乾淨的玩具、吃東西沒洗手,或者咳嗽和流口水,以及廁所沒清洗乾淨,不慎摸到汙染處,都可能感染腸病毒。圖/unsplash吳宗樺表示,有些家長會誤以為腸病毒感染過後就免疫,但其實不然,腸病毒有不同型別,且症狀類似,有可能今年感染到某個型別的腸病毒,明年又換其他型別,就像流感一樣,腸病毒每年的流行都在變化,因此,要避免感染腸病毒,必須保持勤洗手的習慣,衛生習慣要好,假使環境中有人感染腸病毒,要用漂白水全面消毒;家中若有兩個以上的小孩,有一人感染腸病毒,也要適當隔離,避免接觸感染。由於腸病毒患者喉嚨會有水疱,可考慮食用冰淇淋或者布丁等食物,適時補充熱量。圖/unsplash目前政府在每個縣市都有指定腸病毒的專責醫院,其醫療團隊能收治較嚴重的腸病毒個案,彰化秀傳醫院也是其中一間,腸病毒專責醫院,院方團隊除了提供醫療,也不定時會去幼兒園替教師進行教育訓練,另外,院內在腸病毒流行季節不僅加強環境衛生,也會提供充分的衛教宣導,和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對抗腸病毒。 前一篇文章 強震震出房市四大症候群 都更變好談? 下一篇文章 UBA佛大女籃 2分差險勝台科大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6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7【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8【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09【詩】戀戀古城2025.07.2310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前空軍基地05警戒區 試營運美對台關稅 學者估20~25%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高雄專區揭牌國泰金調查:逾6成民眾認 今年高通膨、低經濟成長新北環狀線 擬加密班距罷免戰 藍綠鎖定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