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家鄉衛生所護理長蕭惠美(左)跟長輩們說明手冊內容。圖/劉星君
【本報屏東訊】長輩不用擔心聽不懂!屏東縣瑪家鄉是排灣族,瑪家鄉衛生所團隊發現,長輩在外就醫,常被醫療人員的話聽得一頭霧水,提出問題卻又聽不懂,因此讓衛生健康觀念難以落實,瑪家鄉衛生所成立「健康識能(健康生活觀念)轉譯工作小組」,將中央政策、衛教觀念,轉譯成排灣族語,透過影像、圖像、文字的轉化,讓長輩們了解正確衛教。
瑪家鄉衛生所主任張麗香觀察,中央提供衛教宣導資料雖完善,但在原鄉部落,長輩們聽不懂國語,長輩們到醫院看醫師,往往假裝聽得懂,因為聽不懂,衛教習慣無法落實生活,自然無法改善「真的很讓人心疼」。
張麗香發現,原鄉長輩們會認為地瓜、芋頭是菜類,但其實是跟白飯一樣澱粉食物,這些都是衛教資料無法呈現,要結合當地生活習慣;因此成立「健康識能(健康生活觀念)轉譯工作小組」,從衛生所硬體空間,到軟體宣導資料,將健康衛教觀念轉譯排灣族語,護理長蕭惠美說,不能直翻,要「換句話說」,例如:在排灣族語沒有「超商」,翻譯時就要翻成「二十四小時都開門的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