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珍稀瀕危蕨類 清大設百蕨園 |2020.12.08 語音朗讀 20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大生科系教授李家維在百蕨園引進東南亞特有的巨葉山蘇。圖/清大提供 【本報新竹訊】為保育瀕危蕨類,清華大學在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李家維規畫下,從屏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移植烏來鳳尾蕨、對葉鐵線蕨等近百種珍稀蕨類,在校內營造一處蕨類棲地,命名為「百蕨園」。除作為生態保育教學及研究基地,也希望保存生物多樣性的使命如隨風飄散的蕨類孢子,在清大師生心中萌芽。百蕨園座落在清大旺宏圖書館旁,羅丹的沉思者雕像後方。為避免棲地受到踩踏破壞,四周以玻璃帷幕保護,但來往行人仍可從步道欣賞分布地下樹上、姿態各異的珍稀蕨類。李家維說,地球上已知約有1萬2千種蕨類,北美洲約400種,日本約700種,台灣則有超過820種,使這座3萬6千平方公里的島嶼成為得天獨厚的「蕨類天堂」。但令人擔憂的是,島上蕨類約3成已遭受威脅或更危急的滅絕風險,其中台灣特有種的受威脅程度更高,它們的生存危機正迫在眉睫。李家維請來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蕨類專家陳俊銘評估,兼顧保育瀕危及生物多樣性的原則,挑選最適合清大新棲地的蕨類,於10、11月分兩批用恆溫卡車將這批嬌客從屏東跨越大半個台灣送到百蕨園。目前已有約60種蕨類進駐,未來目標則將達到百種。清大百蕨園,成為校園新美景。圖/清大提供李家維解說,百蕨園內的蕨類以台灣原生種為主,包括烏來鳳尾蕨、細葉鳳尾蕨、對葉鐵線蕨、梅山口鐵線蕨等。烏來鳳尾蕨的每一個群族個體數目都很少,能繁殖的成熟個體更少於50個;對葉鐵線蕨長在南投縣與南橫公路,由於南橫公路進行路邊噴漿工程,導致蕨類族群生存受威脅。圍繞百蕨園的玻璃帷幕也有學問,李家維請玻璃彩雕大師張清耀在玻璃版上同時採用陰刻、陽刻技法,鐫刻蕨葉、孢子囊及孢子在顯微鏡下的樣貌。為讓外界更認識百蕨園保育計畫,清大也規畫定期導覽,百蕨園的導覽時間初步規畫為每月第一及最後一個周三的上午9時半至10時半。造訪者也可用手機掃看板上的QR code (http://ferns100.life.nthu.edu.tw )來認識園內的蕨類。清大校長賀陳弘(左)在學生導覽下,使用放大鏡觀察蕨類孢子。圖/清大提供 前一篇文章 登頂墾丁大母山 325公尺賞無敵山海美景 下一篇文章 三好校園中科國小 全校師生參訪人間福報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3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4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5【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6【詩】再現綠川2025.11.07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8【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9佛光山深耕紐西蘭 毛利族傳統禮致謝2025.11.071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澎湖馬祖包機 空中交通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