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史首個
日本「隼鳥二號」分離的小行星砂石密封艙,六日在澳洲南部沙漠發現。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裝有太空史上第一個小行星地下樣本的密封艙,從日本小行星探測機「隼鳥二號」(Hayabusa 2)分離後,於日本時間六日凌晨四時四十七分左右,在澳洲南部沙漠被發現,確認「成功返回地球」。
隼鳥二號於五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在高度二十二萬公里處與密封艙分離。密封艙於六日凌晨二時二十八分左右進入大氣層,在澳洲上空形成流星般光輝火球,其後在高度十公里附近打開降落傘,約三十分後著陸。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隼鳥二號計畫經理津田雄一表示,「進入美麗大氣層,我們深受感動」。
JAXA成員根據從地面上觀測到的發光軌跡及密封艙發射的訊號等進行定位,直升機從空中搜索,很快就找到在沙漠著陸的密封艙。JAXA於六日早上展開回收作業,密封艙最早八日就可空運回日本,並於本月下旬展開內部物質確認作業。
隼鳥二號於二○一四年十二月從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二○一九年二月首次在龍宮著陸,採集表面塵土樣本,同年四月成功在龍宮製造人造撞擊坑,七月在離人造撞擊坑約二十公尺處二度登陸,採集到小行星的地下樣本,是太空史上首次。
JAXA團隊認為,小行星上的岩石保留著太陽系四十六億年前誕生時痕跡,可說是「時空膠囊」,這些砂石很可能保有太陽系誕生初期樣貌,有助解答生命起源。
隼鳥二號歷時六年、飛行約五十億公里的小行星「龍宮」探測任務雖就此告一段落,但由於隼鳥二號本體上殘留很多燃料,它又被賦予新任務,預定二○三一年七月左右,抵達在地球與火星間公轉的小行星1998KY26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