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垃圾量 南投蚓菜共生廚餘變有機肥 |2020.11.26 語音下載 6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環保局為使廚餘處理更有效率、環保,在屋頂設置綠色實驗農場,讓員工將每天的廚餘製作成有機肥,推廣自然農法「蚓菜共生」,並希望從縣府擴大到機關、學校和家庭,有效降低廚餘量,減輕垃圾處理負擔,民眾也能DIY栽培健康有機蔬菜。南投縣環保局綜合計畫科長張宗義說,南投縣清潔隊每日收運垃圾中有3成是廚餘,其中生廚餘包括果皮、菜葉、果核、種子不易燃燒,會造成掩埋場、焚化爐很大耗損。近年對於生廚餘朝向自然農法「蚓菜共生」趨勢,蚯蚓對於生廚餘分解成效高,蚯蚓排遺還能改良土壤,環保局利用頂樓闢建綠色實驗農場,引進「蚓菜共生植栽器」,由員工實驗蚓菜共生轉化生廚餘。蚓菜共生植栽器是高雄思源生態農場廠長羅條原夫婦發明,只要在植栽器每層鋪上培養土,並於中間放入廚餘,就可利用蚯蚓翻土,而排遺也可當作蔬果肥料,不僅解決廚餘問題,也讓自然資源循環利用。這項發明去年拿下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環境能源類金牌獎及泰國國際最佳發明獎兩大獎。環保局員工將午餐後剩下的廚餘再利用,轉換為供給農作物的養分。而蚯蚓則在廚餘與土壤間移動、翻土,糞便可成為農作物的肥料,蚯蚓消化廚餘再轉為有機肥滋養植栽,兼具實用與環保功能。為了幫助蔬菜及花卉生長,一旁也放置著兩輛發電腳踏車,透過踩動腳踏車的過程轉成電能,用於屋頂農園自動澆灌用電或廚餘處理機用電,員工踩踩腳踏車運動,更可產生再生能源。環保局也希望將蚓菜共生從縣府推廣到機關、學校和家戶,普遍設置蚓菜共生植栽器,提供自然健康有機肥,也能有效降低每日的垃圾量,讓生活更環保。 前一篇文章 心痛!紐西蘭外島 逾120頭領航鯨擱淺死亡 下一篇文章 逃家3個月回籠 食蟻獸小紅健康但變瘦了 熱門新聞 01好市多也素了! 美國好市多 向1500萬會員推廣素食2021.01.1902禦寒暖暖包 成環保難題2021.01.1803當兵吃素爭權益 國防部聽到了! 頒布素食管理注意事項2021.01.2204【星雲大師如是說】臘八粥的由來2021.01.1905喝牛奶=殺牛 酪農不忍宰殺乳牛 轉型生產燕麥奶2021.01.2106快嘗鮮! 6款新餐肉蔬食 純素健康0負擔2021.01.1907星雲禪話:失去半年糧2021.01.2108重要訊息 佛光山新春活動公告 2021.01.2009心情不好嗎? 看看牠保證很療癒2021.01.2010尋兒32年救29家 第30個竟找到兒2021.01.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more.. 相關報導 貓羅溪塞上風光、愛心牛不再? 河川局:合法就可繼續放養墾丁港口溪發現新蛇鰻 鑑定確認是世界新種千年神木淪山老鼠集團提款機 檢方痛心求重刑20年化妝品巨頭巴黎萊雅宣布 不賣動物毛化妝刷滯洪池光電板拉滿鳥屎 鳥友:候鳥反擊飛最高的鳥!斑頭雁首現身台灣 大批鳥友擠入農路嚇壞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