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垃圾量 南投蚓菜共生廚餘變有機肥

 |2020.11.26
1827觀看次
字級
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南投縣環保局推行蚓菜共生模式,將廚餘利用蚯蚓製成有機肥,栽培蔬果。圖/南投縣環保局提供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環保局為使廚餘處理更有效率、環保,在屋頂設置綠色實驗農場,讓員工將每天的廚餘製作成有機肥,推廣自然農法「蚓菜共生」,並希望從縣府擴大到機關、學校和家庭,有效降低廚餘量,減輕垃圾處理負擔,民眾也能DIY栽培健康有機蔬菜。

南投縣環保局綜合計畫科長張宗義說,南投縣清潔隊每日收運垃圾中有3成是廚餘,其中生廚餘包括果皮、菜葉、果核、種子不易燃燒,會造成掩埋場、焚化爐很大耗損。近年對於生廚餘朝向自然農法「蚓菜共生」趨勢,蚯蚓對於生廚餘分解成效高,蚯蚓排遺還能改良土壤,環保局利用頂樓闢建綠色實驗農場,引進「蚓菜共生植栽器」,由員工實驗蚓菜共生轉化生廚餘。

蚓菜共生植栽器是高雄思源生態農場廠長羅條原夫婦發明,只要在植栽器每層鋪上培養土,並於中間放入廚餘,就可利用蚯蚓翻土,而排遺也可當作蔬果肥料,不僅解決廚餘問題,也讓自然資源循環利用。這項發明去年拿下馬來西亞國際發明展環境能源類金牌獎及泰國國際最佳發明獎兩大獎。

環保局員工將午餐後剩下的廚餘再利用,轉換為供給農作物的養分。而蚯蚓則在廚餘與土壤間移動、翻土,糞便可成為農作物的肥料,蚯蚓消化廚餘再轉為有機肥滋養植栽,兼具實用與環保功能。為了幫助蔬菜及花卉生長,一旁也放置著兩輛發電腳踏車,透過踩動腳踏車的過程轉成電能,用於屋頂農園自動澆灌用電或廚餘處理機用電,員工踩踩腳踏車運動,更可產生再生能源。

環保局也希望將蚓菜共生從縣府推廣到機關、學校和家戶,普遍設置蚓菜共生植栽器,提供自然健康有機肥,也能有效降低每日的垃圾量,讓生活更環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