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人徒步環島、有人騎單車環島,但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和六名船員的環島方式更特殊酖他們十二日駕仿古帆船從基隆碧砂漁港出發,此行除了要向台灣這塊美麗土地致敬,也為即將進行的「鄭和下西洋」航程暖身。
滿臉鬍子、性格豪邁的探險家徐海鵬,兩年前宣布要挑戰「鄭和八下西洋」航行。他在海南島找到能建造仿古船的資深師傅,手工打造當年鄭和船隊中的最小型船艦,並命名為「鄭和一號」,別稱「小八櫓」。徐海鵬雖曾完成環球徒步與成吉思汗陸上長征,卻從未完成台灣環島之旅。所以這次他將環島當作鄭和航程的開端,也要喚醒台灣所具有的海洋天性。
「鄭和一號」總長十五點八公尺、寬四公尺、深一點四公尺。除了動力引擎與少量現代器具的輔助,航程中須大量依賴人力和風力,最高航速約時速十五公里,預計八天完成環島,中途只會有四次靠岸補給,加上變化無常的海象,徐海鵬皆視為鄭和航程的試煉。
此次環島航行船員,大多無航海經驗。新竹縣農業局長范國銓特地請假,為海洋大學學弟徐海鵬助陣,具有船長執照的他將是徐海鵬最大助手。此外,曾單車環球的陳宇忠,也是成員之一。而顧及到船員可能無法全程參與,鄭和航程的船員將不斷輪替,可能會有他國船員,徐海鵬則會全程參與。
徐海鵬說:「鄭和,是唯一能與西方航海家平起平坐的東方人」。「鄭和下西洋」航程約三萬三千九百海浬,預計十月從台灣出發到東非,而領有台灣執照的「鄭和一號」,會以台灣名義進行這段具有歷史意義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