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前主委林祖嘉預期,RCEP簽署生效後,台灣將成為東亞的鐵鏽帶。圖為中鋼生產的鋼捲。圖/劉學聖
【本報台北訊】日本和南韓等十五個亞太地區經濟體預計十五日簽署由中國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國民黨立委表示,RCEP即將成形,蔡政府是否想好對策了?政府不能束手無策,應該積極因應,拿出具體辦法;外交部表示,我國推動加入RCEP有實際困難,「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我國政府目前推動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重點目標。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及國發會前主委林祖嘉預測,台灣將長期被拒於各項區域整合外,完全沒有出路,導致失業率上升與平均薪資下降。其中高雄是石化、鋼鐵等傳統產業的最聚集區域,受RCEP衝擊最大,加上航運沒落,恐怕成為最大鐵鏽帶。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表示,RCEP若簽署完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台灣去年出口貿易國家,前十名中RCEP國占六名,約是一千零七十五億七千二百萬美元,是我國出口額的五成;面對貿易區域化和亞洲國家產品同質性高的競爭關係,關稅較高的農產品、機械、石化產品、紡織原料等產品,恐喪失競爭力,「蔡政府為台灣經濟找到出口了嗎?」
外交部表示,我國政府將持續推動加入CPTPP,爭取拓展與新南向夥伴國家及美國與日本等理念相近國家的經貿合作機會,提升「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等區域戰略的對接與協作。
RCEP
˙初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大陸、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印度參與,印度因擔心大陸廉價商品傾銷而於去年宣布退出
˙目標在消除貿易壁壘、創造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還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競爭政策等多領域。
˙15個成員國GDP合計約25.6兆美元,占全球總貿易值29%,貿易量占全球27%
人間福報編輯部/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