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高齡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上路,專法中明訂為主管機關勞動部應推廣世代交流,支持雇主推動世代合作。不過北市勞動局去年底的青銀共事調查指出,世代差異產生的溝通障礙、相處衝突,是青銀共事普遍遭遇的難題;主管的接受度和管理能力更是成敗關鍵。
四十五歲以上的中高齡者,以及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過去常被認為雇用成本不符經濟效益、技能不符產業所需、生理限制等,導致銀髮員工欲續留職場或再就業時,門檻相對高,但隨著人口結構轉變,中高齡及高齡人口勢必成為將來的勞動力來源之一。
據勞動局去年公布的「青銀共事職務分析調查計畫」指出,北市的青銀共事職務,以製造業、住宿及餐飲業、批發及零售業居多,共事模式多達十二種,其中「師徒制」被視為青銀共事典型模式,但報告也點出,師徒制適合具有認證制度、工會或完整教育體系的職務,像日本、德國有完整職訓體系,整體社會也重視技藝傳承,才可能運作成功。
此外,任用主管對青銀共事接受度和管理能力,是決定青銀共事成敗與否的關鍵,但也因為主管必須居中協調,擺平世代間的衝突,也增加了主管的管理負擔。
跨世代合作 榮耀共享
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處長游淑眞表示,跨世代合作,職位、管理職責可能有很大翻轉,世代間衝突常見,北市去年不但增設青銀就業據點,更推出專屬中高齡及高齡者的新進員工體格檢查、商業保險、專案管理費補助,其中專案管理是補助企業設置專案管理員,給予銀髮員工協助與輔導,藉以減輕主管的管理壓力,與世代間摩擦。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長施淑惠表示,勞動部除將編印職場指引手冊,協助銀髮員工了解勞動市場現況、加強就業準備及適應,針對雇主,也會發放人力運用指引,指導雇主職場管理技巧、銀髮員工特性等。此外,勞動部也定期舉辦提案競賽、績優單位表揚,以獎金鼓勵事業單位推動職場世代合作。
她說,去年世代合作提案競賽「職場合作組」冠軍,由漢來大飯店拿下,由銀髮員工擔任講師,傳授經驗,青年員工教導銀髮員工科技新知,發揚職務互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