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森林公園遭大理石紋螯蝦入侵 恐危及螢火蟲復育

 |2020.11.06
223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近來發現外來種大理石紋螯蝦入侵生態池。圖/楊正海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近來發現外來種大理石紋螯蝦入侵生態池,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上午舉行記者會呼籲民眾勿棄養或野放。圖/楊正海
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近來發現外來種大理石紋螯蝦入侵生態池。圖/楊正海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近來發現外來種大理石紋螯蝦入侵生態池,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疑因民眾棄養或野放,大理石紋螯蝦可行孤雌生殖,不需要公母配對,只要一隻螯蝦就能繁殖,恐影響生態並危及生態池螢火蟲的復育。對此,北市公園處青年公園管理所主任王淑雅表示,若一旦失控,可能考慮將生態池的池水放掉,淨化水池。

羅智強表示,外來種的螯蝦,可能是遭飼主野放,最後在生態池大量繁殖,目前是靠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派員以捕蝦籠進行人工清除,他呼籲民眾不要野放魚蝦,且若從大安森林公園擴散出去,恐造成生態浩劫。

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柳春堂表示,大安森林公園的大理石紋螯蝦是無意中發現,發現時間在去年6月,台大學者在做地理調查時,發現螯蝦的殼,原以為是美國螯蝦,之後再與清大進一步研究確認是龍紋螯蝦的變異種,名為大理石紋螯蝦。

柳春堂指出,目前大安森林公園內有4處生態池發現,這此種螯蝦白天都不出來,只有晚上才捕獲得到,基金會的志工每週會在生態池投放2個晚上的蝦籠,每周大約都能補捉到200至300多隻大理石蚊螯蝦,所幸還沒有擴散出大安森林公園的跡象。

昆蟲達人吳加雄博士表示,原本美國螯蝦不難看,民眾買來觀賞、逗弄,但長大後約10公分,感覺就不好看就棄養。由於大安森林公園的螢火蟲生態池已經發現螯蝦,顯示問題嚴重,因2014年開始在大安森林公園成功復育了消失25年的螢火蟲,每年4月舉辦螢火蟲季,但這種螯蝦有剪掉水生植物的習慣,包括台灣原生種的台灣萍篷草,若消失會造成螢火蟲棲地破壞,很有可能讓螢火蟲逐漸式微消失。

青年公園管理所主任王淑雅也表示,針對大理石紋螯蝦造成的生態衝擊,會持續合作放捕蝦籠,目前數量上已經減少改善,若情況出現惡化,可能考慮將生態池的池水放乾,用淨化水池的方式來處理。

不過吳加雄表示,雖然捕獲的螯蝦的體型愈來愈小,代表以蝦籠捕捉目前可以控制、改善,但仍有極限,以台灣過去的案例來看,外來種入侵在地生態系後,包括非洲大蝸牛、紅火蟻等,都只能盡可能維持在可控制的低密度,恐無法根絕,因此即便水放乾後,螯蝦仍有可能躲半溼的爛泥巴中而生存,只要有一隻就能不斷繁殖,會有漏網之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