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搖搖欲墜 30年難修繕 |2020.10.22 語音朗讀 40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建築。圖╱新華社 從外觀看,應縣木塔二層西面屋簷明顯下沉,柱子向內傾斜。圖╱中新網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應縣木塔,近千年來,歷經風雨侵蝕、地震損傷、戰爭破壞,已扭曲變形,尤其一九三○年代,木塔二到五層的夾泥牆被人為拆除,對木塔結構產生嚴重影響。一九九○年代初至今,木塔的修繕方案議而未決,「難產」近三十年。專家認為,木塔修繕必須持科學慎重態度,不能任其「自生自滅」。圖說:應縣木塔中珍貴的佛像。圖╱新華社世界奇塔 齊名比薩斜塔這座世界現存最高大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應縣木塔,又稱佛宮寺釋迦塔,建於一○五六年,塔高六十七點三一公尺,被大陸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法國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應縣木塔巍然聳立在晉北廣袤的大地上,二十多層樓高,平面八角形,明五暗四共九層,外觀五層六簷,底層重簷出挑深遠。全塔有五十多種斗拱裝點,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蓮花,每一明層中心供奉佛像。「玲瓏峻碧倚蒼穹,海內浮圖第一工」、「如峰拔地聳霄雄,萬木桓桓鎮梵宮」,這些都是讚美應縣木塔的詩句,謳歌古代匠人的偉大創造。圖說:應縣木塔全景圖。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近代日本建築學科的創始者伊東忠太,在其著作《中國建築史》中,曾對比應縣木塔與日本的木塔:斗拱之制變化之多源自意匠之豐富,與日本千篇一律、每一層都使用相同斗拱的手法相比,孰優孰劣自不待論。木塔還有佛像、壁畫彩繪、匾額楹聯、碑刻等眾多文物。二十世紀後半葉,塔內還發現佛經、《采藥圖》等許多珍貴的遼代文物。圖說:木塔中的釋迦佛。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如今,這座建於遼代的千年奇塔卻「生病」了。一九三三年,大陸的數位專家第一次調查測繪應縣木塔時,認為「現狀尚不壞,雖略有朽裂處」。當時,應縣有關人士想修塔,數位專家還熱心地準備加入。但,在沒有專家參與下,木塔很快被「修」了。風水之說 毀了千年木塔原本塔身上部四個明層,除了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的當中一間安裝格扇門外,其餘都是內含斜撐子的夾泥牆。這次維修後,夾泥牆統統被拆,改為格扇門。原來,當地主張修塔的人士認為,玲瓏寶塔不玲瓏,破壞了風水。因此將夾泥牆改成輕巧透風的格扇門。專家心痛稱為「木塔八百多年來最大的厄運」。他認為,擅將牆壁拆除,代以格子門,不僅毀壞可貴的古壁畫,改變古建築的原形,加速縮短塔的壽命。十多年後,木塔表現出的「病態」,印證專家當年的憂慮。圖說:2011年二層西南內、外槽傾斜現狀。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一九五○年,時任清華大學營建系副教授再次探訪木塔時,發現它已扭轉、傾斜,部分構件脫榫、劈裂。他在書中痛惜:「如果任憑惡化下去,將更難修理,甚至可能突然坍毀。」然而時至今日,修繕方案始終沒有落地,更別說啟動一個實實在在的維修大計,「當有相關領域最頂尖的學者、工程師,圍繞木塔長期研究攻關,把關鍵問題搞得清清楚楚時,才會有修繕方案出來。」這是一位文物保護領域學者的期盼。圖說:2020年二層明層柱傾斜現狀評估圖。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圖說:2020年,進行應縣木塔傾斜嚴重部位局部足尺模型結構特性與加固措施試驗。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圖說:2020年,初步開展木塔二層傾斜最嚴重部位現狀支頂加固,完善木塔結構監測體系,完成木塔精細化測繪及記錄,制定防災。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前一篇文章 北美人間音緣 線上音聲弘法 下一篇文章 香港佛光道場 百學員聯合開學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雲梯2025.07.0107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荷華寺25周年 首辦佛光家庭祝福禮以音樂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 德國Dorheim鎮1250周年慶 佛光合唱團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