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縣木塔搖搖欲墜 30年難修繕

 |2020.10.22
3356觀看次
字級
應縣木塔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建築。圖╱新華社
從外觀看,應縣木塔二層西面屋簷明顯下沉,柱子向內傾斜。圖╱中新網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應縣木塔,近千年來,歷經風雨侵蝕、地震損傷、戰爭破壞,已扭曲變形,尤其一九三○年代,木塔二到五層的夾泥牆被人為拆除,對木塔結構產生嚴重影響。一九九○年代初至今,木塔的修繕方案議而未決,「難產」近三十年。專家認為,木塔修繕必須持科學慎重態度,不能任其「自生自滅」。


圖說:應縣木塔中珍貴的佛像。圖╱新華社

世界奇塔  齊名比薩斜塔

這座世界現存最高大的木結構樓閣式佛塔──應縣木塔,又稱佛宮寺釋迦塔,建於一○五六年,塔高六十七點三一公尺,被大陸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法國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應縣木塔巍然聳立在晉北廣袤的大地上,二十多層樓高,平面八角形,明五暗四共九層,外觀五層六簷,底層重簷出挑深遠。全塔有五十多種斗拱裝點,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蓮花,每一明層中心供奉佛像。「玲瓏峻碧倚蒼穹,海內浮圖第一工」、「如峰拔地聳霄雄,萬木桓桓鎮梵宮」,這些都是讚美應縣木塔的詩句,謳歌古代匠人的偉大創造。


圖說:應縣木塔全景圖。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近代日本建築學科的創始者伊東忠太,在其著作《中國建築史》中,曾對比應縣木塔與日本的木塔:斗拱之制變化之多源自意匠之豐富,與日本千篇一律、每一層都使用相同斗拱的手法相比,孰優孰劣自不待論。

木塔還有佛像、壁畫彩繪、匾額楹聯、碑刻等眾多文物。二十世紀後半葉,塔內還發現佛經、《采藥圖》等許多珍貴的遼代文物。


圖說:木塔中的釋迦佛。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如今,這座建於遼代的千年奇塔卻「生病」了。一九三三年,大陸的數位專家第一次調查測繪應縣木塔時,認為「現狀尚不壞,雖略有朽裂處」。當時,應縣有關人士想修塔,數位專家還熱心地準備加入。但,在沒有專家參與下,木塔很快被「修」了。

風水之說  毀了千年木塔

原本塔身上部四個明層,除了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的當中一間安裝格扇門外,其餘都是內含斜撐子的夾泥牆。這次維修後,夾泥牆統統被拆,改為格扇門。原來,當地主張修塔的人士認為,玲瓏寶塔不玲瓏,破壞了風水。因此將夾泥牆改成輕巧透風的格扇門。

專家心痛稱為「木塔八百多年來最大的厄運」。他認為,擅將牆壁拆除,代以格子門,不僅毀壞可貴的古壁畫,改變古建築的原形,加速縮短塔的壽命。十多年後,木塔表現出的「病態」,印證專家當年的憂慮。


圖說:2011年二層西南內、外槽傾斜現狀。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一九五○年,時任清華大學營建系副教授再次探訪木塔時,發現它已扭轉、傾斜,部分構件脫榫、劈裂。他在書中痛惜:「如果任憑惡化下去,將更難修理,甚至可能突然坍毀。」

然而時至今日,修繕方案始終沒有落地,更別說啟動一個實實在在的維修大計,「當有相關領域最頂尖的學者、工程師,圍繞木塔長期研究攻關,把關鍵問題搞得清清楚楚時,才會有修繕方案出來。」這是一位文物保護領域學者的期盼。

圖說:2020年二層明層柱傾斜現狀評估圖。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圖說:2020年,進行應縣木塔傾斜嚴重部位局部足尺模型結構特性與加固措施試驗。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圖說:2020年,初步開展木塔二層傾斜最嚴重部位現狀支頂加固,完善木塔結構監測體系,完成木塔精細化測繪及記錄,制定防災。圖╱取自微信絲路遺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