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動作增肌健骨 骨鬆肌少症不上身 |2020.10.19 語音朗讀 58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對抗骨鬆肌少症,除了藥物及營養補充品以外,最重要就是日常運動訓練。圖/Pexels 【本報台北訊】骨質、肌肉都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漸漸流失,「骨鬆肌少症」是種沉默疾病,多數無明顯症狀,只能憑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判斷,因此容易忽略。樂生療養院骨科醫師李元甫分享七動作,民眾在家就能輕鬆「增肌健骨」。30歲以後,人體肌肉量每年減少1到2%,60歲以後減少速度加快。老人若帶有多重慢性疾病、身體功能缺損,少動或不動更會加速肌肉量減少而出現「肌少症」,後續可能衍生失能、跌倒、功能退化等不良影響。李元甫指出,這7個動作老少皆宜,主要是以訓練核心肌群為目標,改善因長時間坐姿而缺乏的肌力,並兼具伸展、放鬆跟收縮等目的,每天都要做,一組10下,一天可做3組。1、仰臥第一式:躺平雙手放在肚子上,膝蓋微曲,左右兩側伸展2、仰臥第二式:躺平雙腳微弓雙手抱住腿部3、仰臥第三式:上半身躺平,雙腳微弓,運用肚子力量撐起4、海狗趴:身體躺平面向地板,運用後背脊椎力量伸展5、四肢俯撐:面向地板呈跪姿,左(右)手與右(左)腿伸直,訓練核心肌群6、靠牆壁微蹲:身體平行緊靠牆壁,微微成蹲姿7、弓箭步蹲:呈站立弓箭步姿勢,雙手提取可接受重量之啞鈴李元甫表示,對抗骨鬆肌少症,除了藥物及營養補充品以外,最重要就是日常運動訓練,除了「增肌健骨」7步驟簡易訓練外,民眾還可以搭配有氧運動(登階、腳踏車、游泳)、瑜珈、土風舞、早操等活動。若有骨質疏鬆及肌少症初期症狀,應即早到醫院進行檢測或就醫。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699/ ;所有運動示範圖皆來自運動醫療網。 前一篇文章 姿勢不良引痠痛 物理治療師教3撇步排解 下一篇文章 7種蔬果補足維生素C 提高免疫力縮短感冒時程 熱門新聞 01昆士蘭青年成長營 個個都是馴龍高手2025.10.1302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2025.10.12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2025.10.1304國道客運慘澹 運量較疫前減36%2025.10.1205川普將訪埃及 尋求國際支持加薩和平計畫2025.10.1206朝鮮閱兵式 官兵騎白馬亮相2025.10.1207馬克宏再任命勒克努 出任法總理2025.10.1208貿易戰再起 美加徵中100%關稅2025.10.1209【詩】 寫在秋分之前2025.10.1410花蓮光復鄉清淤 急需勺子超人2025.10.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科院輔力外骨骼系統 20公斤砲彈輕鬆舉共軍登陸駁船曝光 外媒:航向世界三戰國家檔案館以史為鏡 照見現在與未來美參院強烈鼓勵 邀台環太軍演藍黨魁選舉北部政見會 鄭:2026翻轉南台灣 郝:南部拿下一都新新併後 T17、18可解約? 法務局:新壽繼受地上權 須北市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