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五日估計,全球七十八億人口中,恐怕已有百分之十感染新冠病毒,遠遠超過官方記錄數據;此外,世衛也仔細權衡組織內部改革問題。
法新社依據官方資料來源統計,全球迄今已記錄到逾三千五百萬起新冠病例,其中約一百零四萬人不治。
如今世衛估計,新型冠狀病毒自去年底在中國現蹤迄今,全球恐怕已有約十分之一人口染疫,高於官方數字的二十倍。
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在世衛執行委員會特別會議中表示:「我們目前的最佳預測告訴我們,全球約百分之十人口恐怕已感染這種病毒。」他強調感染程度「從城市到鄉村不等、各族群不一」。他警告:「但這意謂全世界絕大多數地區仍處於風險中。」世衛祕書長譚德塞五日也在會議上指出,「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場大流行病應被視為一記警鐘」。他說:「我們都得捫心自問,應該如何應對比較好。」
CDC修指南:可經空氣傳播2公尺
另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五日表示,新冠病毒能藉由懸浮於空氣中可達數小時的病毒傳染,承認公衛專家普遍提出有關病毒恐透過空氣傳播的隱憂確實存在。
CDC在五日發布的指引中說,有證據顯示,在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內,新冠病毒患者可能把病傳染給相距超過二公尺的人。
CDC指出,科學家認為,在上述情況下,新冠患者產生帶有病毒的較小飛沫和微粒,即氣溶膠,會變得集中到足以傳播病毒。
CDC長久以來不斷警告,病毒會透過噴發到空氣中的細小飛沫傳染,這些飛沫最後大多會降落地面,維持二公尺社交距離的規範便是由此而來。比飛沫更小的氣溶膠微粒,則能像霧氣般懸浮於空氣中。
儘管CDC強調,密切接觸傳染比空氣傳染更常見,一群美國科學家在五日刊登於《科學》期刊的公開信中指出,懸浮於空氣中的氣溶膠可能會是新冠病毒傳播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