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山記遊

文╱張經宏 |2020.09.30
1967觀看次
字級

文╱張經宏

安靜。外人對於日本空間常有的感受,尋常出入的人們或許不覺得。和歌山城盤桓三日,去了高野山,看了八代將軍的紅葉溪庭園,貴志車站訪貓。在貓咪彩繪的車廂裡,每個人都弄了自己喜歡的裝扮出門……

1

有點特別的一年。不能出國,聚會停辦,有些人的心與眼起了不一樣的收攝,有些則群集於寄寓懷想的社群部落:「總有一天,還要……」「那年春天,我們在……」種種,貼昔文,翻舊照,去年此日,前年此時。

「這下好了,」同事阿妮塔滑開埃鳳,打關鍵字,立馬秀出千百幅人比花嬌的美照。「在往常,旅行中觀看上一次的旅行,真是別樣的滋味。現在出不去了,」有多少證據,就有多少感懷,「難道我的回憶都不算數?」

我寬慰阿妮塔:某年初夏訪伊勢志摩,淡季的價格,二十五度C的微風,一人坐擁松林海景的房間,走廊盡頭是溫泉。豈知半夜神經發炎,終宵輾轉,睡不著的床榻,是孤舟,是愁城,只能夜聽浦外的鷗鳥吶吶競啼,為一顆蚌蛤,為牠們的生計。什麼松濤海風,都成了黯風吹雨的淒涼伴奏,我只能捱到天明,出門訪藥局。更不說途中可能的各種拂逆:東西貴了掉了,天候違和,航班取消,失意與愜意,只是換個場景,在每個不意中伺機出場。儘管如此,上傳美照或故作自嘲以招眾人之樂,這樣的心還是有的。

旅行╲移動的過程,身體一再經歷陌生與新鮮。雖然陌生的地方不見得體會新奇,常常它們只是個人潛藏心念的蔓延,深層嗜癮的釋出。我們的自樂悠遊,一次一次沉溺在慣性的固著之中。到倫敦,以兩指捏住鐘樓,拍一張;巴黎,奔在半空飛踢鐵塔;進了伏見神社,集體抱柱弄姿,再拍一張。蛋糕甜笑,海灘夕照,大致如此。若起了返觀之心,尋常的自家街巷,水果攤「很慢」的荔枝,黃昏市場的吆喝,回收場邊長歪的木瓜樹,也能予人新鮮的玩興。會心處不必在遠,遠地事物亦能勾起熟悉的況味,如此層層鋪疊,往互體會交融。

都說旅行能轉化僵固的大腦迴路,根深柢固的舊習,更需旅途的新鮮來破。這個意見,可是經過專家認證。接納新的元素,孵化新的視境。那個「新」是什麼,也許當下無法形之於言說,待某日浮現心頭而滋味不絕,這樣的情境也是有的。

徐志摩有篇〈北戴河濱的幻想〉,詩人因眼疾不能出遊,在廊前馳騁神思,藉夢幻泡影,顯世間諸相。形軀之拘執,拴不住野馬騰空之漫想,書齋斗室,猶可於眉睫之前,捲舒風雲之色。《華嚴經》:「心如工畫師,能畫諸彩色」,有時我們的心駕著觔斗雲,南北遠近,往返隨意:有時偏造自己的反,眉頭卸下了重擔,心頭又扛起千斤。有時夜半起身,從茫昧的夢中歸返,才醒覺又去了邈遠的某地,來時如煙,去似朝雲。

2

兩年前一趟和歌山之行。和歌山離關西機場不遠,是旅行考慮的主因之一。中午出關,午後三點已在旅榻,古城與城外的町居在窗外,遠方綿亙的丘山與隱隱的海。小憩後出門遊了山城一圈,下班的居民往車站匆匆行去,完整的一天正要開始。清晨在台中,手機裡猶有未讀的訊息,此刻身置千里之外,已讀的爭論還在。尋常人事這樣一對照,頗生奇異之感。

和歌山是關西諸縣中,唯一人口移出大於移入的縣分。山城的初夏滿眼新綠,與他城的綠蔭相較,規模不算大,然有成片深林的掩映,建物的新奇突兀、館舍磚道的陳舊或路上障礙迭出的工事,都成了蒼翠大景之前的細綴。許多時候只是坐在長椅上,等候班車前來,走動的人與他們的聲音隱隱穿過。

安靜。外人對於日本空間常有的感受,尋常出入的人們或許不覺得。和歌山城盤桓三日,去了高野山,看了八代將軍的紅葉溪庭園,貴志車站訪貓。在貓咪彩繪的車廂裡,每個人都弄了自己喜歡的裝扮出門,終站一間喫茶店,信徒們遇見佛祖一般,見到那貓便笑了。

貴志的回程下錯車站,站前鋪著一畦一畦田疇農舍,溝邊幾色波斯菊,有幾分像苗栗銅鑼,實際地名則未知。幾百步外的神社前一座木構石砌的茶亭,角落牛馬雞犬的木雕,與其他木凳交錯放置。這類信眾所獻的雕飾生動可親,反覆看了幾回,班車又過了。

之後的幾日在熊野川兩岸徘徊,往詣熊野三社。其中本宮大社藏於山中,火車接駁公車需費數小時,請飯店櫃台託送大件行李,輕裝往川湯溫泉。

公路在溪流的兩側崎嶇,熊野川從白雲深處迤邐而出,蜿蜒成一條青色水帶,時而面左,時而向右,化作千百面水色凝碧的小湖。綠燈那頭駛來對向的公車,陽光掃拂楓樹的新葉。

公車停在一處荒廢的操場,乘客下車舒展。操場邊的緩坡下方,溪流捎來滿山涼風,一對老夫妻回頭,他們來自德國。手指一株大樹問:Sakura?

Sakura。

仰面朝滿蔭的綠樹看了一陣。

我們下榻在一家舊式旅舍,應門一個老女將,通往房間的走道傾斜,角落置一籃備長炭,床榻的緣廊邊,洗手台陳舊,公共浴室小池氤氳。隔壁有人剪指甲,一家人說話的聲音。聲音很遠。遠成午後的假寐裡,來不及指認的夢。

旅舍離本宮大社六公里,途中看不盡的野花。走了兩個鐘頭,指標仍然顯示:六公里。我們上了公車,足足又駛了五六公里才到終站。

本宮大社原建於熊野川畔,明治年間大水淹了神社,乃遷請眾神上山,原址一片密林,名「大齋原」,入口聳立一座黑色鳥居,氣勢壯觀,如凌霄寶殿外的南天門。

下午六點,遊客中心已關,牆外看板的上欄表列神社源流,與下欄的世界史對照。西元十二世紀,整個世界史只陳列一句:朱熹誕生。

明治大水後一百二十年,熊野川再次氾濫。晚餐的咖啡店窗邊畫一橫線,標註當年川神到訪的形跡。牆上裝幀多幅大水的照片,商店大廳泥流四溢,沙發上的狗與豬屍沿街漂流。涼風從窗外的川邊吹來。

這裡的夏天黑夜來得慢,杉林頂峰聚了些雲氣,野鴉在高處啼。暮靄四合的稻田中間,大齋原在那裡。

我們就要踏入神的居所。

3

天色一暗,山谷就黑了。旅店外的熊野川靜靜流著。夜很深很深,幾百步外的另一幢飯店透著光,走往那亮處的路上下了一陣雨,夜的雲霧攜來一片空山。

溪谷幽靜。這十疊大的床榻,落地窗邊的緣廊下方,檜木箱溫泉滿溢。夜的香氣如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