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日語重心長表示,學生不能「樣樣通」卻「樣樣鬆」,不能什麼東西都要學,應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對於一件事能有自己的看法,讓學習深化扎根。
當大學校院如雨後春筍般增加、高等教育百家爭鳴之際,台灣要如何提升與世界頂尖學府一較高下的學術競爭力?為了替高等教育找出一條更明確的路,由台大等十二所學校組成的「邁向頂尖大學策略聯盟」昨天在台大舉辦「我國高等教育論壇」,由台大校長李嗣涔擔任開場主持人。與會學者包括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副院長曾志朗、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等人。
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論壇中,李遠哲語重心長表示,目前的大學招生方式讓高中宛如是一所「考試專家訓練營」,很多學生對於知識「只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表面上看起來懂很多,但實際上卻沒有深入了解、內化於心,所學內容也因此而不扎實。
李遠哲形容這樣的情況就如同塗抹「萬金油」,小病症或許有效,卻無法真正治療什麼,讓他很擔心台灣學生的學習程度。
他強調,學生不能「樣樣通」卻「樣樣鬆」,不能什麼東西都要學,而是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對於一件事能有自己的看法,讓學習深化扎根。
而對於十八分就能上大學的教育「怪」現象,曾志朗則認為要從辦好高中教育做起,強化高中的教學師資與教學品質,把高中生的素質與能力帶上來。
日前台灣首富郭台銘大手筆捐款給台灣大學的新聞也成了論壇中的熱門討論話題。對於民間單位贊助學術教育的舉動,黃榮村表示「樂見其成」,他期許藉由企業家的「帶頭做公益」達到「拋磚引玉」之效,讓更多企業家也願意為提升台灣的高等教育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