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誤吞巴克球開腹手術取出 醫師籲:禁售巴克球

 |2020.09.14
4671觀看次
字級
巴克球磁力相當大,若小孩誤食,可能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甚至穿孔,最後演變成腹膜炎。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北訊】小朋友常玩的巴克球是種帶有磁性的益智玩具,在國內、外已有多起小孩誤吞案例,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腸穿孔,甚至演變為危及生命的腹膜炎。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建議政府禁止巴克球在台灣販售。

根據《聯合報》報導,謝宗學今(14)日在FB粉絲專業「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分享一則特殊病例,有位1歲多幼童因為前一天滑倒撞到頭部後開始噁心、嘔吐,到急診室後經過頭部電腦斷層掃描,並沒有發現異常,但因持續嘔吐,考慮腸胃道疾病,安排腹部X光,意外發現有5顆相連在一起的「白亮球形異物」在腸道中。仔細詢問病史後,家長表示沒有看到孩子誤食異物的經過,但家中的確是有巴克球玩具,哥哥、姐姐有時會拿出來玩。


圖說:男童誤食巴克球,X光照出5白點。圖/取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FB

最後會診小兒外科,經過仔細評估,決定手術將巴克球取出,因為巴克球是強力磁鐵,散落在腸道不同部位時,容易連同腸壁吸附在一起,可能造成腸壁缺血、壞死,甚至穿孔,最後演變成腹膜炎危及生命。幸好,手術中發現雖然腸壁有多處缺損,但沒有穿孔,經過小兒外科醫師巧手修補,再住院治療一個多星期,最後孩子平安出院。

上網搜尋可以發現已經有許多兒科醫師分享兒童巴克球誤食經驗,表示類似的意外不斷發生。雖然台灣販賣的巴克球有警語禁止給 14 歲以下的兒童使用,但只要巴克球進入家庭,難保完全不會讓幼童接觸、發生誤食意外。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粉專提到,許多國家為了兒童安全直接禁止巴克球販售,建議政府立法禁止巴克球在台灣販售,因為只要巴克球進入家庭,誤食意外就可能發生。但在政府明令禁止巴克球販售前,可以做的是絕對不要購買巴克球相關玩具給孩子玩。若家中已經購買,建議將它丟入資源回收桶。如果公開場合的兒童遊戲區若有巴克球玩具,懇請業者移除,因為只要兒童發生誤食意外,有很大的機率需要全身麻醉、接受開腹手術移除巴克球,萬一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有生命危險。

圖說:男童經過手術後,順利取出誤食的巴克球。圖/取自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FB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