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法布爾的微觀世界》親子天下出版
文/讓.亨利.法布爾(現代昆蟲學之父)
松毛蟲就像羊群一樣:第一隻往前走, 其他隻就循序跟著走。牠們只會排成一列,像一條不斷的線,每一隻都用頭緊跟著前一隻的尾部。領頭的毛毛蟲會不斷吐出絲,把絲固定在隨意行走的路上。第二隻也吐出絲,第三隻過來也做一樣的事。
隊伍中的每隻松毛蟲只要經過,都一樣吐絲,就像走過必留下痕跡的雪泥鴻爪一樣,一條窄細的絲線在太陽下閃閃發亮。一團混亂的針葉,特別在夜裡,真是比米諾斯迷宮*還複雜費解,但松毛蟲還是靠著一縷絲線,準確無誤的前進。休息過後,每隻蟲還能輕鬆找到自己的絲線或是鄰近的絲線。
漸漸的,本來散落各處的同伴靠攏過來,最後齊聚在同一條絲線上,線的源頭在巢內,因此吃飽的商隊可以再循線回到牠們的莊園。我稱那隻帶領整個隊伍的毛毛蟲為「領隊」,雖說這頭銜隨時可以被取代。事實上,領隊與隊伍裡的任何一隻松毛蟲並無任何區別,牠只是湊巧被擺到第一位。在這個隊伍中,領頭的毛毛蟲是可被替換的。雖然牠現在領導大家,但只要發生意外,隊伍亂了,整個次序重新排列,下一刻就換牠被其他領隊領導了。
這些小分隊沒有確切的方向,有的前進、有的後退、有的往右、有的往左。沒有行進規則,也沒有確切的目標,但牠們普遍傾向往溫室的牆邊走。溫室面南,剛好吸收暖和的陽光。所以看來松毛蟲唯一的指引是陽光的照射,愈溫暖的地方愈吸引牠們。
馬首是瞻
經過兩小時的行進與反向行進,每個約有二十隻松毛蟲的小分隊,終於抵達溫室牆角邊。隊伍的領隊用大顎偵測地形,在地上留下痕跡。其他松毛蟲很信任領隊,乖乖跟在後面走,完全沒有其他私人的企圖。領隊決定的,所有的松毛蟲都採納。
雖然只是臨時任務,但領隊仍擺出一副領導者的態度,後面的毛毛蟲只需被動的跟著走。領隊則會因隊伍前方的各種狀況做應變,後面的追隨者則安靜依著腳邊的絲線安心邁步。松毛蟲隊伍的長度不一。從二月開始,我在溫室中發現各種大小尺寸不一的毛毛蟲。
在放置松毛蟲巢的沙地上,有幾個周長約一公尺半的花盆。毛毛蟲們沿著盆壁爬到盆口,再沿著盆緣走。我可以為牠們設什麼樣的陷阱呢?由於我破壞幼蟲腳邊的絲線後,發現牠們會改變路線,因此就想來給這些幼蟲試試封閉的迴圈。
當整個隊伍都上到盆緣來,我要做的只是等待一個好時機來進行我的計畫,而我並沒有等太久。
*編註:
古希臘傳說。米諾斯國王的妻子與公牛生下了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米諾陶。米諾斯下令建築名匠戴德羅斯建造了一座迷宮,把米諾陶關在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