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管會強力整頓金融業,明(一一○)年度編列罰款收入預算達二點五億元,創下歷年的新高紀錄,且比今年度大增百分之二十四,增幅也是十三年來最高,其中尤以保險業最多,金融業者將繃緊神經,必須加強法遵、重視消費者權益,以避免吃罰單。
根據最新出爐的金管會明年度預算案,明年度的罰款收入共編列二億五千一百三十五萬元,銀行、保險及證券三個業別中,以保險業的罰款收入最多,有一億四百七十八萬元,占了四成以上。
其次是銀行業的七千四百零一萬元,證券業則有七千二百五十六萬元,證券業部分的罰款收入,也包括上市櫃公司違反證交法的處分罰鍰。
金管會資料顯示,二億五千一百三十五萬元不僅是金管會成立以來最高,增幅百分之二十四也是十三年最大。
由於今年開始違規案件的罰鍰上限已大幅提高,明年度罰款收入預算又創歷年新高,金融業者「剉著等」。
金管會官員強調,處罰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重點是希望金融機構被處分後,能加強內稽內控,避免再受罰。
值得注意的是,三業別中,明年度罰款收入預算以保險業增加最多,高達百分之三十七,明顯高於銀行業的百分之十六點四、證券業的百分之十六點五,保險業明年得更加小心,避免觸法受罰。
金管會今年度的罰款收入預算金額是二億零二百一十二萬元,根據金管會的最新資料,今年度到七月底為止,金管會實際開出的罰單有一點四五億元,比原訂預算金額多出一成四,主要是不當勸誘客戶借錢買保單、理專挪用客戶資金等跟消費者權益有關的違規案件最多。
金管會最近盯上失能扶助險、附保證投資型保單等保險商品,正檢討相關規定,預計將給業者調整期,明年起不符規定者就開罰,官員表示,這是造成保險業明年度罰款收入預算大增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