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小月

文/辛金順 |2020.09.10
1064觀看次
字級

文/辛金順

二十多年前,寫過一首跟「度小月」有關的詩,那時歲月正好,總是充滿著對文字美好的想像,而且「度小月」很有古典詩詞的意象美感,最初接觸到這三個字時,輕易地就能碰觸到心裡面隱密的情感晃蕩。我只記得當時詩裡的幾句:「月亮在窗口和我一起坐下/愛情在詩裡來來回回/踱步,偷窺我的一萬個夢想/最遠的那個,就像/月亮,小小/照落在我身旁的空椅上……」其實詩並未寫完,那時總覺得浪漫的夢想可以無限延長,實際上呢?在現實中當然全都是錯誤的想像。可是那要等到很多很多年之後,我才會知道。

可是我知道「度小月」並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樣美好,卻是在那首詩寫出來後的不久。那時已經來到了台南,也查了資料,知道「度小月」是台南沿海某洪姓漁民,每年在小月的季節裡,因海象氣候不佳,無法出海捕魚,工作清淡,因此只能暫時挑起麵湯的扁擔,四處沿街叫賣以養家活口,或作為度過小月的暫時營生。因攤前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度小月擔仔麵」六個字,而這六個字歷經了四代,承傳百年,也就成了今日台南「度小月」的名招牌了。

所以,現實和想像總是產生巨大的距離,生活和詩,有時候也只能遙遙相望,彼此之間無法抵達彼此遙遠的夢境。啊,像極了愛情,總以為兩個人能永遠結合成一體,結果發現,都是兩個人各自美好的欲望想像,當想像破滅後,最後依舊只能回歸為兩個人彼此的孤單。因此詩只是一枚枚的發酵素,為自己的情念催眠,只有回到了生活的現實土地上,才知道日常的重複又重複,人世塵寰的庸俗恆常如一。

可是有時候庸俗也是一種必須,畢竟凡塵碌碌,仙體難修,空想也難以餵養生活中的種種磨難,所以從眾如流,也是自己和世界妥協的一種存在方式。一如飲食,往往都是往燈火璀璨和人多的店鋪裡頭鑽,畢竟人多處,也是美食的一種指標。所以從眾在這方面,顯現了飲食必然的趨向。

然而許多年來,只要一回到台南,我都會踱到中正路上的度小月來,因為這裡曾經是我在大學時期的飲食記憶之一,回來這裡吃一小碗的擔仔麵,象徵著歲月的安穩與曾經度過。那時與同學常來,一碗擔仔麵三十元的價位,吃個輕巧,不飽不餓的,只為了燈籠上寫著的「度小月」那三個字。除此,就是那古老味道的肉燥醇香,有一分樸實甘鹹的雋永。老闆坐在燒得凝焦成厚厚一團結晶膠體的肉燥陶甕後,像百年前他的老祖宗那般,坐在扁擔前的模樣,燈籠下的光暈昏昏,照出了擔仔麵湯的香氣,彷彿也是百年前傳來的,讓人充滿著遐思。而冬夜來時,一個人吃著湯麵,裹住厚厚的風衣內,一顆心卻感覺溫溫暖暖的。

再想起那情景時,日子卻退遠成了一種淡然的遺忘。像那些從鳳凰樹上飛遠的鴿子,再回來時,心情也不太一樣了。而台南還是曾經生活過的台南,度小月也依舊是那散發著古老味道的度小月,只是有一些人不在了,卻又有一些人的出現,人世輪轉,春秋幾度,歲月遞嬗裡我卻遇到了自己的風霜,以及隱藏在生命裡某個角落的滄桑。

多少年後的夜裡,與朋友重回度小月,首先看到的依舊是店門前的紅色燈籠,進到店內,只見坐在肉燥陶甕前的是一個年輕人,不是老闆本身。可能已過了晚餐時間,所以店內尚有空位,因此不用等,就可以立即叫餐了。而此次剛好坐在店門邊,可以看清楚煮麵的年輕師傅俐落身手,只見他將燙熟的麵置入小碗中,舀入鮮美蝦湯,並從陶甕裡撈出肉燥,淋在麵上,加上一小撮蒜泥和香菜,最後再添上一小隻蝦子,整個調度程序井然有序,顯是訓練有素,出餐也相當快,所以等候不太久,就可以品嘗到那一小碗的湯麵了。

而坐在這裡,二十多年悄無聲息過去了,激情消淡,年歲漸老,胃口漸小,一碗小小的擔仔麵,吃的是過去的舊情懷,而已經不是色香味的魅惑了。像愛情遠逝後,牽扯的還是那一縷一絲一線的回憶,以及過去如此鍾愛的自己。至於自己從明亮走向了黯淡的歲月,卻是另一個故事了。所以,歲月是不能回望的,不然,總會遇到惆悵和荒涼。

此刻,我突然想起了百年前,許南英和連雅堂也都曾經蹲在竹扁擔的麵攤前,於燈籠光影晃晃的昏暗之下,一邊吃麵,一邊會想到什麼呢?「韶歲淒遲不可追,夢和世事兩相違。風雲過後莫存悔,啖麵隨人笑輕肥」,是啊,韶光易逝,倒頭回看,一切走過的,都成了一場虛世幻妄;因此浮夢如空,渡水月而來的,都不如眼前這一小碗熱燙燙的湯麵啊。

吃完了湯麵,站起身來,發現身後的兩桌,都是家人聚餐。其中一家五口,一對夫妻三個小孩,天倫樂得小孩不斷呱嘈,只聽小的對父母投訴說:「媽媽,哥哥說吃麵像吃蚯蚓,好噁心喔!」,大的卻笑著回道:「魚才吃蚯蚓!」然後大家都笑成了一團;反而另一桌,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對老年父母,只靜靜地吃麵,彷彿吃著歲月的安好,卻也不談什麼。這一動一靜的景況,在晚上九點多光亮潔淨的店內,讓人覺得小小現世的喧鬧與寂靜,盡全一一活現在此。

待到走出了店門外,抬頭正好看到斜對面矗立在夜色中的台灣文學館,寂寂於時間空曠的荒野。許多車子從民生綠園圓環繞過,沒有一輛停下,並匆匆消失在另一個方向的夜暗中。而文學館馬薩式厚重的屋頂上空,卻也看不到一枚月亮。我掉過頭來,想起了自己二十多年前寫的小詩,知道當時未完成的,現在也沒必要完成了,至於懸宕的詩句,就讓它懸置在那個時空裡就好,有時殘缺,不也是一種人世的美好?

離開時,我知道度小月門前的燈籠,依舊夜夜都會亮著,在民生綠園圓環的一角,雖然暗暗淡淡的,卻永遠會帶給旅人,一個溫暖和懷舊的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