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也減速 小琉球海廢藝術牆 護蟹過馬路

 |2020.09.10
186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屏東訊】夏秋是陸蟹降海釋幼繁殖季,母蟹入夜後穿越馬路到海邊,卻面臨遭往來車輛輾壓死亡風險。屏東小琉球夏天是旅遊旺季,路上常可見到被壓的陸蟹,在地保育義工看了心痛,為降低「路殺」率,在遊客中心通往美人洞的熱門夜遊路線旁,聯手製作一面大型海廢藝術牆和交通警語,提醒遊客減速。

台灣咾咕嶼協會說,小琉球數量最多的陸蟹是紫地蟹(拉氏仿地蟹),棲地主要為岩礁岸或海岸林附近,隨著夏季遊客變多,騎車夜遊頻率增加,「路殺」風險提高,加上人為開發棲地減少,都是陸蟹生存環境隱憂。

「陸蟹降海釋幼遭汽機車『路殺』,不只發生在墾丁!」海湧工作室負責人郭芙說,陸蟹媽媽到海邊釋幼後再回到陸地,穿越濱海公路時,面臨遭車輛輾壓危機,小琉球在夏天旅遊旺季常有夜遊機車穿梭,尤其是遊客中心通往美人洞路段,工作室和台灣咾咕嶼協會公部門合作在路邊製作醒目的海廢藝術宣導牆,提醒來到小琉球的遊客,「減塑」也要「減速」。

藝術宣導牆運用上千個浮球、瓶蓋、圓形浮球、玩具和拖鞋,十多人聯手創作,和以往環保減塑、愛護海龜等宣導牆不同,運用詼諧的創作意象,提醒遊客尊重路上的小生命,路過時務必放慢車速,別讓陸蟹媽媽慘死輪下,破壞陸蟹生態繁衍的重要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