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歷史轉彎 國中三國史消失 |2020.09.08 語音朗讀 35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課綱歷史課爭議不斷,國中八年級「中國史」改為「東亞史」,部分教科書也看不到三國史、魏晉南北朝。示意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民間最新新課綱問卷調查發現,逾70%學生對於新課綱感到困擾,面對新課綱上路逾一年,歷史課仍爭議不斷,國中八年級生拿到新歷史課本,新課綱的「中國史」變成「東亞史」,有歷史教師反映,中國上古及中古時期大縮水,看不到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也不見平民皇帝劉邦的故事。中研院院士黃一農則認為,讓學生多理解近代史、現代史,出發點沒錯,問題出在「老師有沒有能力教」。根據《聯合報》報導,新北市中和國中歷史教師李金鳳說,「中國史」改為「東亞史」,再加上「略古詳今」的教學目標,中國史分量大減。例如史前時代的北京人消失了、上古時代如夏商周的朝代更迭被迅速帶過,孩子過去期待的三國史、劉邦的故事,部分教科書都看不到。太過「略古」,反而讓各朝代的特殊性消失。圖說:中研院院士黃一農則認為,讓學生多理解近代史、現代史,出發點沒錯,問題出在「老師有沒有能力教」。示意圖/unsplash高雄市明義國中老師陳莉婷說,過去各校一周有兩節歷史課,新課綱後只剩一節,加上新課綱強調素養教學,學科知識要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國五千年歷史,只能前四千九百年講少點,後一百年講多點」。彰化員林高中歷史老師王偲宇說,新歷史課綱僅列主題,不會明定哪些朝代或人物一定要教,無所謂「三國史消失」。想教三國史的老師可採有三國史的教科書,甚至可自編教材。他透露,許多學生受電視劇「蘭陵王」影響,喜歡南北朝更勝於三國和魏晉,教師可靈活調整。圖說:新課綱採「略古詳今」,老師沒時間好好講故事和人物、學生也沒時間梳理時代脈絡。示意圖/unsplash中研院院士黃一農則認為,讓學生多理解近代史、現代史,出發點沒錯,問題出在「老師有沒有能力教」。課綱調整的時間太短,如果老師會教,還可「從現代史回溯古代,把台灣史放進世界史」,但政府沒給老師足夠條件,課程也沒提供足夠資訊,「如果準備不周全,如何培養孩子不一樣的世界觀?」「歷史教育可改變,但不應在很短的時間內改變。」示意圖/unsplash王偲宇說,最大問題在授課時數減少,再加上「略古詳今」,導致老師沒時間好好講故事和人物、學生也沒時間梳理時代脈絡。此外,國中歷史是按朝代時序教,高中歷史是「主題式教學」,學生若國中時沒把歷史基礎沒打好,未來恐無法應付時代跳躍的「主題式教學」。但也有教師認為,新課綱「略古詳今」,近代史更豐富,且納入日韓、東南亞素材,有助提升學生國際觀。圖說:太過「略古」讓部分教科書看不到三國史,反而讓各朝代的特殊性消失。示意圖/unsplash教育部說,國中歷史新課綱「略古詳今」、適度減量內容,是給予教學現彈性,以活化教學活動,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聚焦重要課題進行學習,也給予教科書編者充分的空間。 前一篇文章 又見瘋狗浪捲走人 如何防範一次看 下一篇文章 英國首間純素酒店 電力也採再生能源 熱門新聞 01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2025.09.0102【遊藝筆記】一騎紅塵妃子笑:唐宋荔枝(下)2025.09.0203談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電視台專訪多倫多佛光山2025.09.0104紐西蘭佛光山供僧 緬懷星雲大師2025.09.0105鳳山區公所發放物資 佛光山響應2025.09.0206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聞思修2025.09.0107《365日》贈瑞典酒店 旅客啟迪心靈2025.09.0208佛光童軍與時俱進 邁向永續發展2025.09.0209【浮世畫框】一朵雲,行進京都──日本首展小記2025.09.0210【穿越古今】跨度十萬年的 廣都博物館2025.09.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人船亮相接見棒球冠軍隊 總統讚少年英雄賴:台灣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國慶主視覺 藍紅勾勒雙十藍立院黨團幹部交接 柯建銘遞橄欖枝海鯤號、小神盾 建造計畫延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