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打手機恐致癌? 醫學教授:看權威機構怎麼說

 |2020.09.07
4007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網路的謠言與假消息總是無所不在,科技發達的世代,常常有人斷章取義變成一篇完全不一樣的假消息,誤導著人們的生活。最近網路上又有流傳一個標題為「驚!!打手機恐致癌?世衛組織研究 增加腦瘤風險」的影片,但是經由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醫學院教授林慶順查證後,不管是醫生還是電視報導,他們的言論都有可能是嚴重錯誤。

教授林慶順查證時找到發表在權威期刊的研究論文指出,流行病學研究並未表明使用手機會增加腦或唾液腺腫瘤的風險。

教授林慶順分享最近網路上又有流傳一個標題為「驚!!打手機恐致癌?世衛組織研究 增加腦瘤風險」的影片,這個影片的一開頭女主播陳淑貞:「使用手機安全嗎?在今天,世界衛生組織首度的承認…使用手機…罹患神經膠質瘤是比一般人多出百分之四十」。然後,接下來影片裡是一位電視記者在訪問萬芳放射腫瘤科主任梁永昌.....


圖/取自科學的養生保健

經過林慶順網路查詢「主播陳淑貞」,查出她是民視的主播,不過在民視的網站搜索,卻沒有這個影片的蹤跡。於是他又使用關鍵字「梁永昌、手機、腦瘤」在谷歌搜索,終於在《新唐人亞太台》找到這個影片(日期顯示2011-6-2)。請看《世衛首度承認 手機恐致癌》。


圖/取自科學的養生保健

這個影片下面的文字內容的第一段是:「…但世界衛生組織6月1日首度承認,手機電磁波可能是致癌因子,研究發現…罹患神經膠質瘤比例是一般人的40倍,…」。

民視影片裡所說的「40%」,到了新唐人就變成「40倍」。

林慶順表示,除了這個從「40%」到「40倍」的升級之外,其餘新唐人所提供的文字內容,是跟民視影片裡所說的,一模一樣。例如這兩段:

不只世衛坦承,臨床上也有數百個病例可以證實。

萬芳放射腫瘤科主任 梁永昌:「他們發現罹患聽神經瘤,或是腦膜瘤的病人,他們發病的位置,都很靠近耳朵,而且跟他們使用手機的同一側。」

林慶順說,既然這個影片一再強調「世界衛生組織承認」,又得到梁永昌醫師的加持,我就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去看個究竟。它有一個網頁叫做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public health: mobile phones(電磁場與公共衛生:手機),而其中一句話是(翻譯):「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評估手機是否構成潛在的健康風險。 迄今為止,尚無使用手機對健康引起的不良影響。」

查證後得知,縱然是一位腫瘤科主任醫師所講的話,而且是跟腫瘤有關的,也不見得就能相信。

事實上,在台灣廣受歡迎的電視名人潘懷宗教授去年出了一本書叫做一輩子都受用的健康寶典:潘懷宗的養生6件事,掌握健康A+,而其中的一個主題是《長期長時間使用手機,腦瘤風險飆三倍》。

林慶順花了很多時間查證他所說是否屬實,結果發現他是Cherry-picking(只挑對他有利的證據),而完全不提對他不利的證據。

事實上,在去年4月1日,權威的醫學期刊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公共衛生年度回顧)發表Brain and Salivary Gland Tumors and Mobile Phone Use: Evaluating the Evidence from Various Epidemiological Study Designs(腦和唾液腺腫瘤和手機使用:評估各種流行病學研究設計的證據)。這篇論文分析了所有過去發表的相關研究,而結論是:流行病學研究並未表明使用手機會增加腦或唾液腺腫瘤的風險。

同樣也是事實的是,幾個世界最權威健康醫療機構,也都不認為使用手機會增加腦或唾液腺腫瘤的風險。

請看:

世界衛生組織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
美國癌症協會
澳洲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局
梅友診所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儘管手機的使用在近幾年成長快速,但與此同時,腦瘤的發生率在美國和在台灣,卻是持平,甚至下降。可以看林慶順去年12月28日發表《使用手機,腦瘤風險飆三倍?》。

所以林慶順提醒,不管是醫生還是電視名嘴,他們的言論都有可能是嚴重錯誤。

林慶順表示,一周前他在網站發表《瘦肉精: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然後在《關鍵評論》發表美豬「瘦肉精」之所以會成為食安問題,完全是被捏造出來的。這兩篇文章都得到很大的關注,而有幾位讀者就寄來一些醫生發表的不同意見。這些意見都是引用錯誤或不相干的醫學報告(例如引用與美牛美豬無關的瘦肉精),或是基於根本無法驗證的假設(例如假設瘦肉精對健康的影響會在幾個世代之後出現)。

林慶順提醒,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的假設,只不過,一個無法驗證的假設就永遠只會停留在假設。

原文:打手機會致癌?醫生說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