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疫情衝擊全球,國銀海外分行頻踩雷,今年以來,包括歐美、東南亞地區都傳出逾期案件,使得海外分行逾放比率節節攀升,7月底增至0.47%,創3年7個月新高,引起金管會高度關注,正研擬因應措施,不排除找銀行來「喝咖啡」作說明。
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今年3月以來,本國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逾放比率,就明顯高於國內總分行,且持續上升中。到7月底止,全體國銀逾放比率為0.25%,其中國內總分行0.24%,海外分行則有0.47%,是2016年底以來最高。但2016年底海外分行逾放金額78億元,今年7月底已高達95億元。
銀行業者表示,今年以來,國銀海外分行踩雷金額較大的案件,除了新加坡石油巨擘興隆集團(Hin Leong Trading)授信外,還有中東知名醫療集團、印尼電信商等,都出現逾期案件。
不只東南亞地區的分行,包括歐美地區的分行,也都傳出踩雷,授信對象有外國企業、大陸企業,也有台商,多數是因疫情因素導致經營出問題,大小案件都有,才會讓逾放比率升高。
官員表示,金管會內部正研擬因應措施,不排除找銀行來作說明,對海外授信管理機制、採取的改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