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受疫情衝擊,勞動基金今年上半年投資績效受創,但隨著各國管制措施鬆綁、金融市場回升,投資收益逐步回穩,勞動基金局昨指出,光7月份單月收益就回補1780億元,不但創今年單月收益數最高,也讓今年的累計收益首度由負轉正,截至7月底累計收益282億元、收益率0.66%。最新的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則回到2萬以下,但製造業未見起色,更牽連下游的鞋材、汽車零件、成衣等批發及零售業。
勞動部昨公布無薪假最新數據,實施無薪假企業單位家數攀升至852家,家數較上周新增32家,人數則減少199人,降至1萬9850人,其中製造業仍為重災區,占整體無薪假人數6成8。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分析,本期有2家製造業的大型企業停止實施無薪假,分別為100人的塑膠工廠及300多人的橡膠工廠;新增實施無薪假人數則為微型企業,以批發及零售業為主,比上期增加18家、210人,大多是鞋材、汽車零件、成衣等製造業下游相關產業。
此外,疫情蔓延之後,全球金融市場皆呈現斷崖式下跌,我國勞動基金從1月到6月收益一路呈現負數。勞動基金局副局長劉麗茹昨天指出,隨著世界各國祭出振興措施、擴大寬鬆貨幣政策等,再加上主要經濟體逐漸放寬封鎖等,全球經濟在7月重回成長步伐,股票及債券市場亦大幅回升,勞動基金7月份單月份收益數就達1780億元,創下今年單月份收益最高,也讓今年累計收益數首度翻正。
根據資料,今年截至7月底止,整體基金規模為4兆4051億元,其中,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2兆5623億、收益率0.29%;舊制勞退基金規模9235億、收益率0.85%,勞保基金規模7601億元、收益率1.68%。
劉麗茹進一步指出,預估8月勞動基金發展正向,但幅度不會有7月高,未來可望逐步看到勞動基金收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