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僧侶》修慈法師 樹華梵慈風

 |2007.09.03
101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一生自喻如「牛」一直「憨憨仔做」的華梵大學董事長修慈法師,年輕起就參與很多佛寺、佛學院的開山工作,不論是種菜、下廚、木工、水泥工…,任何工作一到他手上都沒有困難般,人稱「萬能法師」。

修慈法師出生於一九四二年,本名王淑雲,出生時因為臍帶在頸部盤繞,家人都說這是「帶著佛珠來出世」。修慈法師憶起這段往事,嘴角掛著笑意說:「我就是注定出世來出家的啦!」

修慈法師從小最喜歡往佛寺跑,最常到鄰近的台中靈山寺聽經、參加念佛共修會,讀到台中高商畢業後,就在靈山寺依止普願法師出家。這座靈山寺是當年修慈法師的曾祖父因病發願,如果病能痊癒,就要蓋一座觀音寺,之後如願選定寺址,後來改名為靈山寺。

學佛日久,想更投入法海的念頭就愈強,民國五十五年某一天,聽說星雲大師在高雄壽山開辦佛學院,當時還是十八芳齡的王淑雲,經向家人表明求法若渴的決心,毅然獨自從台中南下到高雄壽山佛學院報名,成為星雲大師的學生。

修慈法師說,當時佛光山初開山,他和佛學院同學們見到院長星雲大師日夜辛勞,深深受到感動,儘管又要讀書、又要搬砂土、扛磚頭,沒有一個人喊過一聲累,「院長的精神是我們士氣高昂的動力」。

除此,修慈法師尤其感念星雲大師對比丘尼的勉勵,對待比丘尼與比丘都一視同仁,「在佛光山的出家眾,都是受到公平待遇的」。

一九六九年,曉雲法師應星雲大師之邀到佛學院演講,會後,他向曉雲法師請益,由此建立情誼。

當時曉雲法師在大學任教,很多學生一直前來請益,對此,修慈法師建言到陽明山永明寺,讓這些學生有個專心學佛的地方。經過曉雲法師同意,修慈法師與信眾來到簡陋的永明寺,寺前只是一條田埂路,施工非常不便,但在群策群力下,終於完成「蓮華學佛園」。

蓮華學佛園創辦之初,修慈法師除了協助募款,並翻山越嶺找遍三十二處土地後,終於在台北縣石碇大崙山區覓地,於一九九三年與曉雲法師創立華梵大學。

如今,身兼華梵基金會董事長、華梵蓮華學佛園園長的修慈法師,依舊日理萬機,他的辦公室窗明几淨,樸實無華,誠如其本分、勤儉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面對龐雜的校務,如果沒有像「牛」一般的任勞任怨精神,如何能走到今天?而修慈法師只淡淡地說:「我攏是憨憨仔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