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病毒疫情蠢動,國際疫情遲未降溫,南韓近二周疫情更是快速上升,我國即日起將該國自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移除,恢復入境居家檢疫十四天;而國內本土社區看似安全,又再度傳出向國外「輸出個案」,一名無症狀菲律賓籍女子返菲時驗出新冠病毒陽性,國內初步匡列二十一名密切接觸者,兩人核酸檢驗陰性,其餘檢驗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一名三十歲菲籍女性,今年二月二十七日來台工作,八月十九日出境返回菲律賓,於機場入境時接受採檢,八月二十一日檢驗結果為陽性。個案在台期間及返菲迄無症狀。
但自日本女留學生開始,「台灣輸出病毒」個案八月有激增態勢,雖排除掉部分個案,仍有八例,出境者是否需自費篩檢?陳時中表示,這些出境後確診的個案「陰陰陽陽相對有爭議」,但我國都認真看待、清楚疫調;且新冠病毒與過往SARS不同,症狀無特別屬性,難以把病人標示出來,因此是否可透過試劑檢驗方式找出病人,需更多科學證據。
另外,南韓近二周疫情以首都圈教會及相關集會向全國發散,我國自即日起將該國自「短期商務人士入境申請縮短居家檢疫」中低感染風險國家移除,恢復入境居家檢疫十四天。
但陳時中強調,只是自中低風險國家,並未採取「菲國模式」,入境皆採檢。
中低風險國家
移除南韓
而香港、荷蘭和比利時相繼傳出二度感染新冠病毒個案。日前陳時中表示,新冠病毒流感化可能性愈來愈高,但現在定調流感化言之過早。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則指出,出現個案二次感染的報告,「這不是好的消息」。且從香港研究團隊的報告中可見,兩支病毒株除了基因位點不同外,疫苗關鍵作用處的棘蛋白也不同。
他說,這代表病毒不斷變異,或是抗體持續時間不久,很快就沒有保護力,將影響新冠病毒疫苗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