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中國大陸稀土出口量從今年初開始明顯下降,七月與上年同期相比大減百分之六十九點一。美國八成的稀土依賴大陸,包括軍事在內的高科技產業也依賴大陸產稀土。該媒體分析,大陸稀土出口若停滯、又或中方以稀土供應報復美國,恐成美國與中國新一波衝突的導火線。
共同社引述大陸海關總署稱,七月稀土出口量僅一千六百二十噸,上年同期為五千二百四十三噸,跌幅達百分之六十九;其中,出口減少在四月以後變得明顯。據分析,這是由於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導致外需下滑,國際物流也中斷。
另一方面,大陸將稀土定位為「戰略資源」,四月決定設置研發新材料和應用技術的研究中心。這體現了大陸不再推動稀土產業依賴出口,改為更多用於國內產業的政策轉變。
此外,圍繞美國政府向台灣出售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PAC-3),大陸政府表示將制裁製造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大陸《環球時報》稱,中方有可能限制向美國軍工企業供應稀土。
共同社指,美國正找尋確保稀土供應的管道,減少依靠大陸,但據稱短期內很難實現。如果美方在大陸大量購買美國產品方面感到不滿,並發展為新一輪對中制裁,那麼大陸也可能啟動稀土出口限制。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稀土被視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對冶金、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手機生產、電腦及互聯網設備和農業等行業很重要。近年來,科學家每六項發明中,就有一項與稀土有關。
資料顯示,大陸的稀土蘊藏量占全球百分之三十七,產量占全球百分之八十;大陸也是美國最大稀土來源地,百分之七十八稀土皆由大陸進口,次之愛沙尼亞比率僅百分之六,第三位的法國比率只有百分之四,顯示美國極度依賴從大陸進口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