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大慈50年 院生回家道感恩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 |2020.08.12 語音朗讀 23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慈育幼院創立五十年舉辦「感恩歡喜大慈日」,大眾歡唱〈生日快樂〉歌。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大慈院生為感念大師的恩德,特別以藝術家古志勇畫的師公畫像,做成拼圖卡片,請慈容法師(左)轉交。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穿越時空,與師公接心」活動,邀請院生描繪大師一筆字,思惟大師的慈心悲願。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大慈育幼院創立五十年,九日舉辦「感恩歡喜大慈日」,禮請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傳燈會執行長如展法師、蘭陽仁愛之家執行長妙志法師、信眾監院室監院覺善法師,及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招明、佛光山澳洲中天學校執行長陳秋琴,多名佛光山法師等人,與老師、義工及歷屆院童「一起回家」話當年,說感恩。慈容法師提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因一念善心,秉持「全天下兒女,都是自己兒女」,將育幼院的孩子視如己出,每個院童都是「佛光山的王子與公主」,教導他們樂觀成長,擁有健全正向的人生觀。至今陪伴千名孩童走過失依困頓,讓孩童能安心學習、安樂生活,在社會上成為有禮貌,有能力的人。大慈育幼院導師依來法師分享,因星雲大師的一句話,讓他從老師的身分成為出家人,體悟「難行要行,難忍要忍」;在院童身上學習到「服務與奉獻」的人生價值。雖然他們命運多舛,卻因為大師的慈心悲願,獲得溫暖的家、培養藝術的生活,進而改變他們的人生。受助於眾 回饋大眾姜文中分享,他有一半的青春都在育幼院成長,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正能量與三好」,出社會後能以所學的藝術與眾結緣,回饋給來山的大眾,這種「付出最感動」。吳建緯則感謝所有的老師、義工與兄弟姐妹的「陪伴」,讓他不孤單。「當時的我們終於有家、有愛的感覺。」林俊哲代表弟妹分享,四年前因父親病故,大師知道他們的困境,就將五個手足一起接到育幼院,他也不用再擔憂弟妹的生活無著落。路易士帶著懷孕的妻子一起回家,他說:「回到家就是開心。」下午舉辦「穿越時空,與師公接心」,院生以描繪大師一筆字,在當下思惟與學習大師的願心。「話說大慈」則是邀請歷屆院生、老師、義工們回院分享過去生活點滴。同時禮請慈容法師頒贈聘書,給予大慈育幼院院長蕭碧涼,以及各位老師,並將在大師華誕獻上「感恩的人生五十周年特刊,精采照片集和佛光慈音五十的紀念CD」。院生為感念大師的恩德,特別以藝術家古志勇畫的師公畫像做成拼圖卡片,請慈容法師轉交,文中感謝師公的護育,給他們最大的財富「給人歡喜,不怕辛苦自己來」,未來必定會將師公的愛傳播下去。 前一篇文章 繽紛燈籠 迎接基隆中元祭 下一篇文章 智利佛光人寒冬救濟 106家庭受惠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雲梯2025.07.0109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荷華寺25周年 首辦佛光家庭祝福禮以音樂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 德國Dorheim鎮1250周年慶 佛光合唱團獻唱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山實踐共生共榮 倡議森林覺醒佛教信仰傳承新人 幸福眷屬百年好合眾神海會 體現宗教共生吉祥佛光山系統幼兒園 舉行聯合畢典以師志為己志 僧信發願傳承人間佛教大師如父親 陳樹菊跪哭淚謝恩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