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試圖在美國科技戰下突圍,四日發布推動IC產業與軟體產業發展的多項政策。符合條件的IC企業最多可享十年免徵所得稅,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加快境內上市審核流程。
新華社四日報導,中國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內容涵蓋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財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並鼓勵和倡導積體電路(IC,陸稱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全球合作。
報導說,凡在中國境內設立的IC企業和軟體企業,不分所有制性質,均可按規定享受相關政策。並要求各部門與地方政府盡快制訂具體配套政策,加快政策落地。
路透報導表示,今年來美國等國對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打壓加劇,中國則主打經濟「內循環」,力爭在高科技領域奪得先機,不受制於人。近期剛在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三日就公告稱,擬出資二十五點五億美元生產二十八奈米(nm)及以上積體電路。
這次公布的「若干政策」在財稅政策方面提出:鼓勵製程二十八奈米以下、且經營期在十五年以上的IC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
六十五奈米以下、且經營期在十五年以上的IC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百分之二十五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對比二○一一年版的政策,當時對符合一定條件的IC生產企業,自獲利年度起最多免徵五年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