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新創團隊與大陸水族館合作,成功打造出超擬真人造海豚。圖/取自Edge Innovations官網
影片來源:Youtube/Mashable
【本報綜合報導】海豚是高智商海洋生物,牠應該生活在大海不是活在人類構築的地方,紐西蘭奧克蘭新創團隊Edge Innovations,已成功開發仿真機器海豚,外表不但和真海豚一樣,游泳、動作完全看不出是機器海豚。
紐西蘭新創企業Edge Innovations與美國好萊塢動物明星創作者合作,開發幾可亂真海豚機器人,牠不但能回應問題還可以近距離接觸,也不會產生道德爭議。這隻海豚機器人很快就會出現在中國大陸的水族館。

圖說:直到設計團隊說出真相前,沒人認為眼前的海豚是機器人。圖/取自Edge Innovations官網網
新創團隊與大陸水族館合作打造仿真海洋生物,就是不想再傷害真的海洋生物,現在夢想終於成真。海豚機器人設計師霍爾茲伯格(Roger Holzberg)說:「由於道德問題和飼養成本,10多年來海洋公園產業收入不斷減少,但大家仍對這些動物很感到興趣。」
霍爾茲伯格是迪士尼前創意總監,電影威鯨闖天關和飛寶中的鯨豚都是出自他的手。他說,這產業應該要有全新的想像,當機器人更人性化後自然帶來利潤。
目前每隻海豚機器人要價新台幣約7.7億元,(4000萬紐幣、2080萬英鎊),海豚機器人開發最大難題是如何向潛在客戶證明,機器人比真的海洋生物好更沒有道德上的爭議問題。
總部位於紐西蘭的新創公司「Edge Innovation」商務拓展人表示,這種機器人成本確實比普通海豚高四倍,但使用壽命也更長。

影片來源:Youtube/THE KING
新創公司表示,我們必須說服他們這是一項獲利商機,甚至比活的鯨豚帶來更多好處。而且機器人不像真正的海豚需要昂貴的照料和精心校準的水溫。大陸公司承諾用機器海豚代替真海豚,經營家具零售和購物中心的紅星美凱龍集團副總裁王麥克(Mike Wang)就贊助第一階段海豚機器人開發。好消息是,已經有大型大陸公司承諾用機器人代替真正的海豚。
在跨領域合作下,第1隻重達270公斤的海豚原型機已於今年投入泳池測試,他們找來一群不知情的受試者與原型機互動,不分男女老幼,受測試者都以為在跟真的海豚玩,直到團隊說出真相。
其中受試者有自閉症病童,她的反應尤其鼓舞團隊,霍爾茲伯格說,女孩對她面前的機械生物,展現出純粹的愛和著迷,他認為機動海豚有機會為認知症治療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