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囤房稅議題近期備受矚目,在野黨提案來勢洶洶,不過執政黨則認為需審慎考量,下個立法院會期朝野持續針對囤房稅議題交鋒。
內政部認為,課徵囤房稅無法達到降低空屋的效果,社會住宅、租金補貼等政策才是最佳方案;財政部則表示,現行稅制已提供地方政府彈性,房屋稅稅率最高可至百分之三點六,但地方政府稅基若沒合理評定,母法稅率訂得再高也沒用,未來會與內政部透過財產稅溝通平台,持續促進中央地方合作,使稅基評定合理化。
針對囤房稅議題,立法院在野黨黨團已提出修法草案,例如時代力量提出將單一自住稅率從百分之一點二降至百分之一,針對囤房第四戶以上者,課徵最高百分之十稅率,希望藉由提高持有稅的方式,來降低囤房現象,藉此抑制房價。
不過內政部認為課徵囤房稅無助解決囤房問題,應從減少空屋的角度,讓年輕人、新婚者可離巢獨立生活,才是降低空屋率的最佳方案,因此政府擴大租金補貼、推動包租代管社會住宅。
財政部則表示,依據房屋稅條例,稅率最高可達百分之三點六,且授權地方政府可視所有權人持有房屋戶數來訂定差別稅率,或是透過調整稅基來達到實質效果。
官員表示,中央跟地方要合作,若地方政府沒有合理評定稅基,稅率調再高也沒用,財政部與內政部也自二○一七年起成立「財產稅溝通平台」,對於攸關房屋稅、地價稅稅基的房屋現值評定、地價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