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從十三世紀起,猶太人就來到法國謝勒斯達城(Selestat),使亞爾薩斯地區的小城市具獨特歷史價值。但不同時代有不同待遇,當地人曾敞開大門迎接,也曾激烈迫害驅趕猶太人。時值歐洲猶太文化日,人道博物館正展出七世紀來猶太人在下萊茵省的足跡。
目前所存證明猶太人來到這座城,最早文獻是十四、十五世紀時,希伯萊文的羊皮紙手抄線裝書。另有三個相當罕見的片斷,內容為猶太聖靈降臨日宗教儀式祈禱文,祈禱文日期應在一三四九年猶太人被逐出阿爾薩斯之前的七個世紀。
一三四七至一五二一年數紙官方文書契據,見證了此地猶太人生活的艱辛;查理四世下詔原諒那些反猶居民,且讓當地居民擁有去世猶太人的產業。菲德烈特二世授權謝勒斯達市接受猶太人定居,但查理—岡卻禁止居民向猶太人借錢。
猶太人在謝勒斯達小城的歷史印記,呈現在雕刻版畫、地圖、文獻照片及過去猶太教的宗教物品等。
最先抵達謝勒斯達小城的猶太人應在一二五○年左右,他們居住在小巷弄的祈禱室裡。一三三六年時,該城的猶太人遭到一群武裝匪徒殺害,匪徒坐鎮可勒瑪,當地居民求救,巴發利亞的路易大帝曾帶兵趕來營救。
一三四九年,德國爆發鼠疫大流行,而後蔓延至義大利與法國。在這場災難中,猶太人被控在井裡下毒,造成死亡。阿爾薩斯地區的數千猶太人,因此被割喉殺害或投入沼澤溺死。被驅趕的猶太人,直到一三七○年才獲准再回到謝勒斯達城。
一四七七年與一六四二年,猶太人再因各種理由被驅逐出城,等到一七九一年法國大革命,他們才重返。一九四○年六月,猶太教堂聖物受褻瀆,教堂遭破壞、毀損,直至一九五○至一九六○年才獲重建。
人道博物館將展至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