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外雙溪生態12年 成為鄉土教材

 |2020.07.23
2564觀看次
字級
黃顯宗走遍外雙溪流域,耗時十二年完成逾六十支影片,記錄環境與生態。圖/東吳大學提供

【本報台北訊】東吳大學微生物系教授黃顯宗熱愛攝影,從二○○八年起走遍外雙溪流域,用鏡頭記錄一草一木等環境生態,耗時十二年完成逾六十支影片,成為鄉土教育的最佳教材。

東吳大學昨天指出,東吳外雙溪校園在一九六一年創建,與外雙溪流域共同成長,早年社會系曾參與社區建設,近年歷史系與社會學系參與士林發展歷史的研究與編撰,微生物系則參與社區的環境與生態教育,並長期監測外雙溪流域水質的變化。

黃顯宗用鏡頭記錄外雙溪流域的環境與生態變化,兼顧人文與歷史變遷,獲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與東吳大學數位教材製作計畫的補助,完成六十多集影片,並公開於YouTube「外雙溪環境與生態」平台。

黃顯宗表示,他很喜歡拍照,早期多拍人物,後來以風景照居多,由於東吳鄰近外雙溪流域,他認為與其單純拍風景照,不如用鏡頭記錄外雙溪流域的生態,還可以跟學校教育結合,因此開始用鏡頭拍攝照片,後期更拍攝短片,最後剪輯製作成一系列影片。

在長達十二年拍攝過程中,黃顯宗遇過一些小插曲;相機曾兩度遭「水劫」,一次是連人帶設備掉進水裡,他趕緊把腳架和相機舉高,幸虧只有鏡頭撞壞。

他笑說,另一次就沒這麼幸運,只能眼睜睜看著相機掉進水裡,最後整台都壞了。

黃顯宗的「外雙溪全流域環境與生態變遷影集」提供獅頭山腳神祕巨石、坪頂新圳楓紅等祕境美照,也記錄人為與自然災變,如颱風造成攔水堰崩壞、私人占據河川阻礙行水等,還有生態變化、前人在士林奮鬥的遺跡等。

黃顯宗指出,這些影片記錄外雙溪流域的改變,也是在落實大學的社會責任,除了當作東吳通識課程的影音教材外,也可提供外雙溪流域各級學校,作為關懷鄉土自主課程的參考,未來他會持續拍攝並不定期更新影片內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