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隨著暑假來臨,為避免學生因放假期間而面臨學習空窗期,國教署從二○一五年起推動「夏日樂學計畫」,鼓勵學校結合地方特色規畫樂學課程,引領孩子做中學,樂中學。今年暑假比起往年雖然延後兩周才開始,但總計有六百九十六校、八百六十四班共襄盛舉,不只有約兩萬名學生參加,更創下歷年參加學生人數新高。
除了參與國中小學生人數創新高,各校也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樂學課程。國教署表示,今年各校的夏日樂學內容可說是相當多元豐富,除了有本土語言課程外,不少學校更精心設計半個月至一個月的跨領域課程,內容整合科學、自然、藝術等不同領域,讓暑假生活不留白。
像是位處台灣離島的澎湖縣合橫國小,就結合了在地資源特色、以大海為教室,規畫多樣化的海洋教育課程,讓學生除了能親身體驗徜徉海洋的樂趣,還可學習操槳、划艇等海上技能,並結合潮間帶浮潛教學,引導學生以浮潛的方式,探訪多采多姿的海洋生態環境。
而桃園市瑞原國中則設計以「沉浸式客語」教學結合科學、藝文及數學等學科,學生不只可透過DIY方式操作幾何圖形,培養對空間邏輯的概念,還能親手進行奧妙有趣的科學實驗,探索自然科學的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