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天公布6月外銷訂單統計,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6月外銷訂單金額401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率6.5%,優於預期,主因為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強勁,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回升,傳統貨品接單較上月成長。展望7月,若上述因素延續,正成長機率頗大。
外銷訂單不畏疫情,已經「連4紅」,且第2季年增3.1%,為歷年同季第2,也是是2018年第4季以來暌違6季的正成長。
黃于玲表示,6月持續正成長,有3個原因,首先新興科技剛性需求遠距需求仍在,同時由於疫情持續在全球蔓延,遠距商機可望延續,帶動電子、資通訊產品持續暢旺。且因國際油、鋼價持續上漲,有助支撐傳統貨品不再下跌。
不過,黃于玲指出,美中貿易攻防、疫情發展仍可能抵銷接單動能,後續還是要看正負向因素哪一方力道較強。
統計處初步預估, 7月外銷訂單在年減0.6%到年增3.1%之間。黃于玲說,5G通訊、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持續拓展,對半導體先進製程仍有需求,加上遠距商機可望持續,有助於電子及資通訊產品接單續強;以及國際油、鋼價止跌回升,有利於傳統貨品接單回溫,是7月看好正成長的原因。
但是,黃于玲也提醒,歐美疫情未緩和,且遠距商機雖然仍有動能,6月卻已經不如5月時高,未來成長動能未必持續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