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力推5G網路基建國產化,網通廠年商機上看百億。圖為日前舉行的「5G數位科技實證場域與應用展示平台」活動,業者展示動態追蹤技術,呈現應用發展的多元面向。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政府力推5G網路基礎建設國產化,擬定「推動5G發展計畫」的四年方案,其中期盼電信業者自2023年起至2024年,每年網路設備採購有四成來自國內網通廠商,行政院一旦拍板,國內網通廠可望一年搶進100億商機。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5G產業發展,盤點5G政策,包含2019年擬定「台灣5G行動方案」,預計4年投入204.66億元發展5G電信加值服務及垂直應用服務,近期行政院也核定「高科技研發中心-大A+計畫」將投入270億元投入5G、AI等尖端技術研發,要吸引國際大廠研發來台落地。
而今年5G標出超額標金後,行政院及各部會也研擬新的5G產業政策「推動5G發展計畫」,為期四年,自2021年起計畫投入約500億元資金,加速台灣5G網路基礎建設、偏鄉建設、5G場域、5G應用發展等,就等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作最後拍板。
「推動5G發展計畫」中有一個政策目標,就是希望補助電信業者加速5G網路基礎建設的同時,可以推動5G網路國產化,帶動產業發展,據了解,目前討論方向,在四年計畫中,期望電信業者在2023、2024年度的5G網路採購中,有四成來自國產廠商。
按照電信業者5G網路建設計畫,光是電信三雄未來每年將投入約70億至100億元資金建設網路,業者推估,台灣電信業者一年網路建設支出保守估計至少250億元,四成採購國產產品,以小型基地台等台灣廠商有能力自力研發生產設備為主,一年採購金額上看100億元。
法人表示,台灣網通廠中的智易、中磊、正文、明泰、華碩旗下亞旭等近年都積極投入5G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除了爭取小型基地台代工訂單以外,中磊、智易等更直接搶進電信客戶供應鏈。
法人表示,今年除了中國大陸以外,歐美市場的5G網路建設計畫受到新冠病毒肺炎影響,進度趨緩,但5G網路是未來關鍵趨勢,更是影響各國數位國力的競爭力問題,預期疫情趨緩後,各國建設都將趕上,預期網通廠商5G相關產品重點出貨時間點將自2021年開始,未來如果加上台灣電信業者訂單,可望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