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氣保守的新加坡開放賭場經營,澳門「拉斯維加斯」級的國際級賭場今天開幕,帶動台股博弈股大漲,相較之下,國際博弈集團卻放棄對澎湖的投資計畫,究竟台灣是要向新加坡看齊,開放博弈事業作為刺激地方觀光與經濟的強心劑,或者持續保守不開放?
其中的關鍵在於,開放國際博弈集團進駐台灣,經營重點並不在「觀光」利潤,而在於「博弈」本身,觀光只是博弈事業的附加收益。
因此,最需要討論的重點是,中央政府是否有辦法制定完善的法令與配套措施,將「博弈專區」變成帶動觀光的金雞母?而地方政府又如何以當地的光景,作為吸引國際博弈集團進駐?
若有心經營,這些並非難事,難的是,如何經營管理,避免博弈專區成為「犯罪淵藪」,這種隱憂可從中華職棒成為簽賭工具,而財團還在處心積慮搶食「運動彩券」大餅,就可以看出台灣從官方到民間,明著說是看中「博弈帶動觀光」,暗地裡恐怕還是難抵擋「賭博利潤」的誘惑,那麼開放博弈事業,對台灣的民風有害無益。
筆者去過南韓的賭場「華克山莊」,進去必須查驗護照,僅開放外國人進入,為的是避免賭博影響治安與民情,但台灣官方與財團卻沒有考量道德與治安問題,只在乎賺錢,卻有可能禍留台灣的投資,能開放嗎?
杜亥(彰化市/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