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家長陪同下頂著大太陽赴考場。圖/林俊良
【本報綜合報導】昨日指考第二天,高中教師分析,國文科今年文言文比率偏高,閱讀題組多,有五篇題組文長都超過六百字,全卷近一萬五千字。但命題取材多元,例如古人對瘟疫的態度、歷代長照政策、英文翻譯等題材,都是首度入題。英文科考題取材多元,包括科學家發現抗生素盤尼西林的緣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推行的教育法案等全都入題。
數學科方面,有老師表示,數甲是十年來最難;高難度微積分題,多落在配分重的多選題,中等程度生難拿高分;數乙考題融入新冠病毒時事,題目說明傳播模型是「每隔十六天總感染人數就會增加為十倍」,考的是數據分析。另一題呼應企業減薪潮,要學生計算員工加薪後的薪資總支出。
闈場內高中教師表示,國文取材多元,例如第三十七題考朱熹〈偶讀謾記〉,談及古人對染病者是否該隔離,結合新冠病毒疫情時事,古今對照;第十八至十九題考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微霞與桑榆」,整理歷代對鰥寡孤獨等社會弱勢者的照顧,與當代長照議題參照。
台南地區有考生指出,試卷單選題第一題就是「新冠病毒」,要考生找錯字,其他題目重視閱讀理解,只要細讀、比對,就能做出正確判斷。有考生表示,國文科取材廣泛,涵蓋歷史、哲學、公民素養、翻譯文學等,不會一成不變,處處有驚喜。
英文的作文題目是「校園安全」。高中教師分析,今年作文題目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應不難發揮;不過考生則認為,題目雖好寫,但因命題限定「校園」,能發揮的場景、角色有限,恐怕不易得高分。
在英文的非選擇題部分,中譯英以博物館為主題,敘述早期博物館只開放給中上階層,且參觀者必須事先申請許可,現今多數人可親自或透過線上導覽,貼近學生校外教學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