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社交距離、接觸風險,過去動輒三十人大型旅行團、行程滿檔的「行軍式」旅遊可能加速淘汰,取而代之是十人以下,蹲點式的深度旅遊(圖/中央社),「疫情正好是台灣觀光轉型的好時機」,他說,台灣的特色小鎮、衝浪、登山健行等優勢,有利在疫情過後,掌握小型旅行團、客製化行程的新趨勢,吸引優質的歐美旅客。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旅遊雜誌《環旅世界》(Global Traveler)公布二○二○年休閒風格獎,台灣上榜三個獎項;觀光局駐洛杉磯辦事處主任施照輝二十六日表示,得獎代表台灣觀光受肯定,更為後疫情時代的商機搶先布局。
「環旅世界」(Global Traveler)六月號專刊公布年度「休閒生活風格獎」,台灣名列「全球最佳冒險旅遊目的地」第二名;台北連三年蟬聯「亞洲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榜首。
桃園國際機場是全球第四名「最佳轉機機場」,亞洲僅次新加坡的樟宜機場。
休閒生活風格獎是雜誌讀者自去年十月到今年一月的問卷調查結果。
施照輝他也分享長期與美國業界接觸以來,對後疫情時代旅遊風貌的評估。考量社交距離、接觸風險,過去動輒三十人大型旅行團、行程滿檔的「行軍式」旅遊可能加速淘汰,取而代之是十人以下,蹲點式的深度旅遊,「疫情正好是台灣觀光轉型的好時機」,他說,台灣的特色小鎮、衝浪、登山健行等優勢,有利在疫情過後,掌握小型旅行團、客製化行程的新趨勢,吸引優質的歐美旅客。
美國趨勢專家在媒體上預估,出國旅遊的需求可能在明年飆升,原因是旅行、社交幾乎是人類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