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六十多歲設計師近年視力下降,使用工具尺畫草圖,直線怎麼看都是歪線,就醫確診為老年黃斑部病變,幸在接受抗血管新生因子注射療程後,視力慢慢從零點二恢復到零點七。眼科醫師呼籲,平時應多吃深綠色蔬菜,五十歲以上民眾則應每年接受一次眼科檢查,才能保護好靈魂之窗。
黃斑部位於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處,具感光功能,是視覺最重要的區域。台中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林俊賢表示,若將眼球比喻為照相機,視網膜是底片,黃斑部就是控制成像效果,當黃斑部出問題,可能引起視力下降或視覺變形。
但隨年紀增加,除了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凋亡,協助眼球排出代謝廢物的視網膜色素細胞層也會退化。當代謝廢物沉積成「隱結」,視網膜得不到養分,容易生成不健康的構造─新生血管。
林俊賢說,當尚未有太多新生血管生成、也未破裂出血,被歸類為「乾性病變」,對視力的影響較細微,多補充葉黃素可延緩惡化。但當新生血管變多且破裂,會產生黃斑部水腫,又稱「溼性病變」,此時若未及早治療,嚴重恐使視力降至零點一以下,有失明危險,有必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