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在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線上「雲講堂」主講「回到原點」。
圖/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曾美智台中報導】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十二日在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線上「雲講堂」主講「回到原點」,分享如何秉持初心,出入中西古今文化,力求融合與創新。
從小接受傳統京劇訓練的吳興國,曾加入雲門舞集巡迴表演,在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迅速起飛之際,成立當代傳奇劇場,打破藩籬,讓傳統與現代結合。他認為,雖然疫情來得突然,令世界驚慌至今;但藉著疫情看到很多事情:有錢人財富可能一夕歸零、窮人也可能翻轉、人們開始懂得把握時間,清楚自己要什麼。
吳興國當演員,永遠都在演別人,也自問「傳統究竟給了我什麼?自己演好自己了嗎?」京劇《四郎探母》講的是忠孝,那麼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逝者不再復活,演員都是在盡一份良知的功德。日本人稱稱職演員為「人間國寶」,因為能再一次詮釋值得留戀的人物,幫他們重新復活。
「一個演員要演好所有的表現,簡單六個字:溯源、相遇、出走」吳興國引用已故波蘭戲劇大師葛羅托夫斯基所說,體認演員在這份工作裡,無論身體上、精神思想上,受盡折磨。
表演者不是劇中人,要如何呈現讓觀眾相信,你就是那個人,哈哈大笑到感動落淚,二小時劇終後,站起來為你鼓掌?想成為說書人、演講者、表演者,都需要下很多功夫,尤其是傳統戲曲,需綜合才華及所有的可能性,才禁得起後人評論。
每個人能否提早看見自己的本質,且發現親人、朋友,甚或辱罵者,都是我們的恩人及養分,在成功的那一刻,發現它的價值,得到真正智慧。
面對表演工作,吳興國有感而言,是為所有人類呈現最珍貴的一刻。老祖宗已提煉出所有的方法,用手眼身步法、唱念做打,體會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等點點滴滴的訓練,回到真正的基本功,放眼未來,讓心胸更開闊的重新開始。
「我是個演員!」吳興國告訴大家,讓透徹的思想放到專業裡,不是朝九晚五替他人工作,而是真正為自己工作,一份神聖的工作。